愿望,就是在內心的畫布上描繪出的想法、愿景、夢想和希望等。人的一切行動,都產生于“ 愿望”或者說“想法”,如果不“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現實中出現。
——稻盛和夫《心》
記得學生時期老師經常跟我們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當時老師應該是想以此激勵我們 ,要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只要敢想,就一定可以實現。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有關夢想那些事。
夢想,與年齡無關??傄詾椋?a href="http://www.crexprep.com/huati/xiaoshiho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小時候才會談夢想,長大了要當科學家;高考時會談夢想,想上哪所大學,以后從事什么職業。那么工作后,你還會再談夢想嗎?當我們步入中年,當我們老了,還可以談夢想嗎?繽紛多彩的世界,無窮無盡的壓力,夢想似乎與我們越來越遠,遠到想不到,遠到憶不起。“迷失夢想”的我們,在下班后,空空靜靜,冷冷颼颼的街口,似乎看淡了周邊的色彩。
夢想,并不是年輕人的專屬。中年人談夢想,不是矯情,也不是俗氣,反而需要更多鼓勵。因為人到中年太容易隨波逐流,或許是覺得人生已被定性,所以放棄了自我成長,或許是羞于談論,如此陳舊的思想。
在快時代發展的今天,社會充滿了變數,變革產生機遇,機遇創造成就,成就源自夢想。正如《百歲人生》所談到的,“三段式”的人生狀態早已過去,我們接受變革,習慣變革,制造變革。這樣的人生,我們正在經歷。
夢想是一切的牽引,可能不那么具體,但就似燈塔一般,指明方向。夢想,你需要大聲的說出來!專注于夢想本身,無需在乎他人的評頭論足。
夢想,還要有利他之心。我想說,夢想不應該僅是升職加薪、功名利祿,也不應該是世界那么大、辭職去旅行,這些“夢想”太薄、太輕。夢想應該要為他人、為社會帶來價值和貢獻。
我們回到開始,如果不“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現實中出現。工作就是一份創造價值的社會活動,就如同一個組織從愿景到戰略,到目標,到路徑。我們要繪制自己的夢想,記住且堅定。從夢想到目標到行為,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突破和領悟。
很多人都有夢想,但是夢想如何實現,卻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為什么馬云的夢想實現了,我們的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它破滅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方法一,樹立個人職場名片。
方法二,明確目標
有的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目標不堅定,導致哪條路都沒有走下去,如何能到達終點?
方法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則猶同深陷淤泥,正常生活都無法自立的人如何去征服天下?
很多年輕人不注意身體,所有的毛病積累下來,等量變的那一刻,后悔莫及。
情感也非常重要,沒有穩定和諧的人際關系,沒有溫暖可靠的家庭支柱,一個人再拼也很難走多遠,大家看看樊勝美的家庭就知道了。
旅行可以幫助我們開拓視野,而讀書可以讓我們不出門日行萬里。
去做自己不習慣的事。為什么你的生活沒有發生改變?是因為你不肯去改變它。
只有勇于去嘗試沒有做過的事,你才能收獲不曾有的一切。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能夠自由自在地工作,而且工作的收入能夠養家糊口。
我雖然不想大富大貴,可也不想讓自己為了基本的生活而整天勞碌奔波沒有自由和快樂。
自由自在的生活必須有健康的身體作保證,我雖然不想得道成仙,可我夢想通過修煉使自己的身體健健康康,很羨慕那些有道的高德們,他們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
把工作變成愛好,把愛好變成工作。這恐怕既是我的夢想,也是多數人的夢想。世界上沒有什么比通過快樂的工作獲得報酬更幸福的了!因為快樂的工作是健身的,壓抑的工作是傷身的。
我夢想在自己有朝一日老去的時候,像那些高僧大德一樣,無疾而終,預知未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