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7日,短道速滑世界冠軍楊揚拿到了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10年前,還沒預見到自己在冰場上的作為時,楊揚已經在為自己將來的人生做打算。
1998年長野冬奧會的失利讓楊揚開始思考自己的出路:“我不去學習不行了,我才二十二三歲,去學習還不晚。不學以后退役咋辦?我得養活自己啊。”
1999年,楊揚到澳大利亞待了一個夏天學習英語,回國后,簡單的訓練生活開始發生改變。在國家隊,每天早餐過后,隊員們都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別人可能睡個回籠覺,楊揚就躺在那兒看書、背單詞,然后跑步的時候滿腦子都是單詞。
2002年,楊揚為中國奪得冬奧會首金。她不打算坐享金牌給自己帶來的種種好處,于是,急流勇退去清華讀書,隨后又去了美國猶他大學和舊金山州立大學留學?! ?/p>
后來,國際滑聯運動委員會、國際奧委會找到楊揚,請她去做事。今天的楊揚,正如美聯社對她評價的那樣,以大方、平和的微笑面對公眾,能說一口流利得讓人吃驚的英語,代表著中國新一代體育明星——時尚、宦有魅力且具有品牌價值。
“如果你想有一個完整的人生,就要有危機意識。”正是這種危機感成就了今天的楊揚,“很多運動員缺乏危機感,喜歡把自己托付給別人,托付給國家,托付給某個項目,忘記了人要對自己負責,這是錯誤的,總有一天你是要自己養活自己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