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上,曾經報道,一位擁有一百萬美元的富翁,原來卻是一位乞丐。
在許多人心中,難免懷疑:依靠人們,施舍一分、一毛的人,為何卻擁有如此巨額的存款?
事實上,這些存款,當然并非憑空得來,而是,由一點點小額存款累聚而成。一分到十元,到千元、到萬元,到百萬,就這么積聚而成。若想靠乞討很快存滿一百萬美元,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為了要達成主目標,不妨先設定“次目標”,這樣,會比較容易于達到目的。許多人,會因目標過于遠大,或理想太過崇高,而易于放棄,這是很可惜的。若設定了“次目標”,便可較快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能逐步完成“次目標”,心理上的壓力也會隨之減小,主目標總有一天也能完成。
曾經,有一位六十三歲的老人,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市。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她,到達了邁阿密市。在那兒,有位記者采訪了她。記者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這里。”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無論你做任何事,只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會,逐漸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體的目的地,而且,向它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但你務必要注意,在自己的成功之路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要注意如何取舍。
人生中,有太多的無奈,善于取舍,會讓我們放飛心靈,走向理想的人生。
如果說取是擇其善而用之,那么舍便是欣欣然而棄之,不為所動。取舍之間,人生價值得到體現,而,人生也會因此改變。
陶淵明,善于取舍。他知道,在污濁的官場中,保持人性的高潔,已不太現實,于是,他毅然放棄了誘人的俸祿,將那個賣官鬻爵的官場和黑暗的社會甩在身后,淡然地,走向田園。于是,田園里多了一位老者,一位智者,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佳話,也穿越歷史的迷霧,浩然長存于人們的精神殿堂。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悠閑地享受山水,恬適而淡泊。于是,詩壇多了一位奇才,他高吟著“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向我們走來,帶著他的灑脫,他的超然,走進了我們的精神世界。人生中不只有物質的宮殿,還有靈魂的殿堂。舍棄身外的浮華,摘取內心的珍寶,需要懂得取舍,善于取舍。
也許,你曾光彩照人,鮮花和掌聲,時時相隨;也許,你曾窮困潦倒,郁郁不得志。成功時,不要驕傲,失意時,不要氣餒,人生中,許多事物會隨成功而至,也會伴磨難而來,關鍵,在于你是否善于取舍。可能有些外物,會擾亂你的心緒,使你猶豫不決,那么,就請靜下心來,聆聽自然的聲音吧,它,會讓你更加明白心靈真正的需要,讓取舍變得簡單。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踏著潔凈的石板,放聲高歌,唱出自己的心聲,唱出自己的豪邁。他是一位智者,他坦然面對來自官場的打擊,蔑視污濁的官場,追求灑脫、自由的人生。這其中充滿的理性取舍,更令人佩服。
取舍中有得有失。他失去了官場的榮華富貴,沒有地位權勢,沒有錦衣玉食,但他以山林為伴,江河為友,怡然自得。
有時取便是舍,而舍是為了更好地取。取舍之中,彰顯人生智慧。明白了人生的取舍之道,便可以不為利所誘,不為勢所拘,活得達觀與灑脫。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