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很好的朋友,暫且稱她為L吧。L君和我畢業于同一所大學,畢業后我們一起來到北京,我們曾約定要一起在北京生活,做彼此北漂路上的戰友,并在剛開始北漂的時候信誓旦旦的說未來總有一天我們會扎根這里。但兩年后她辭職回了老家,而我依然留在北京奮斗著。
畢業后的第一年,我們分別住在北京的東城和西城,距離上雖然遠,但每逢周末,我們都會約到一起逛街吃飯,L君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感覺我的工作快做不下去了。那時候她經常抱怨說公司有種種詬病,于是后來的兩年時間里,L君換了不下4家公司,每一家公司她都可以找出她不喜歡的地方,然后找機會辭職。而在此期間我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所以兩年后我已經有了一筆小數額的存款,而L君則因為頻繁換工作導致還在月光。
我曾問過她,留在北京對她是否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她說憑運氣吧!如果實在不行,回去老家也未嘗不可。北漂第三年我換到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薪資翻倍,而此時的L君,也做好了回老家的準備。后來臨別時我們一起吃了飯,她感慨說很羨慕我,認為我比她幸運。
我笑著祝福她小城生活一切安好。但內心卻感到,其實L君并不差,她跟我的唯一區別就在于她給自己留了后路,認為自己如果失敗,還可以有退路,而我在來北京的那一天就斷了自己的后路,扎根北京對我來說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所以我朝著目標一路狂奔,也就造就了三年后我和L君的兩種結果。后來我們在網上聊過幾次,L君說她很后悔,因為已經習慣了北京的快節奏,回去小城后才發現那種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
無獨有偶,L君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另一位朋友Z。他曾給我講過他考研的經歷。大三的時候老師宣布接下來的日子他們有兩種選擇,第一是做考研準備,第二是出去找工作。于是班里同學分為兩批人,其中找工作的就開始投簡歷,而決定考研的人又分為兩類,一類是抱著必勝的決心考研,另一種是試試看,如果考不上,再去找工作。
Z說當時他想的是必須考上,如果考不上,也不去找工作,他會次年繼續考,于是為了不再浪費一年的時間,考研期間他是拼盡了全力。當時他們在圖書館復習,去晚了就沒座,宿舍樓早上5點開門,當時認真復習考研的同學會在開門前就在樓道抱著書等著,宿管阿姨樓門一開,這群人會像百米沖刺一樣奔向圖書館。我想當時宿舍的大門,也許在這群人心中就是通往心儀學校的一道希望之門吧!
再后來Z為了復習,和另外幾個同學在校外租了一個兩居室,其中有兩位同學每天看一會書就去打游戲,而Z那段時間強制自己不碰電腦,只專心看書。于是4個月后,Z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被北京一家高校錄取,而那些一邊復習一邊打游戲的同學,都在成績下來后后悔沒有好好復習。當時有些人甚至只考了一門就放棄了后面的考試,據Z回憶,那個時候因為錯過了應屆畢業生的最佳找工作時間,所以幾位沒考上的同學基本都沒找到心儀工作,大多選擇了次年繼續考研。
研究生畢業后,Z順利在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找到實習工作,當時他的想法是,必須拼盡全力學習工作內容,好在實習期結束留在這家公司。于是實習期間公司規定每周上夠4天班即可,但Z卻每周上滿5天,甚至周末也來公司加班學習。大約兩周后,公司宣布本年度可能沒有能轉正的名額,這也曾讓Z一度失望過。但不久他又振作起來了,想著公司只是說可能沒有名額,而自己的初衷是為了學習崗位知識,即使最終留不下,相信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出去其他公司找工作也應該是不難的,于是他依然按照之前的計劃學習工作著,而另外2個實習生聽說沒有名額后,每周都借著參加校招的名義不來公司。眼看著半年實習期將滿,Z也開始著手寫簡歷了,但突然有一天收到hr的郵件,告知他被公司錄用了。
Z很欣喜,但又不明白為什么,于是辦理轉正手續的時候,就借機會問了hr,hr只笑著對他說了一句話:you deserve it!
事后據Z的領導說,當年公司只有一個錄取名額,各組都在爭,但最終還是決定留下Z,因為他平日里的表現,大家都看在眼里了。Z跟我聊這件事的時候,笑著說感謝當時的自己斷了后路,沒有像其他實習生那樣,想著留不下就立馬懈怠。
有人說:不論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留一條后路。但在我看來,在做許多事情之前,應該先斷了自己的后路,因為一旦你給自己留了退路,就會就潛藏著懈怠和自我安慰。絕望的背后是希望,當你確定一件事,確立一個目標,請告訴自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或許只有背水一戰,才能真正獲得成功,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只有不留退路,才容易贏得你想要的出路!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