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巨大變革的“E”社會背景下,企業變化更為快捷與迫切。企業如不能及時適應這一大潮,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危機。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人類社會由工業社會走向資訊社會,經濟形態同制造經濟轉向服務經濟。“E”社會的蓬勃發展帶來深刻的經濟與社會革命,消費形態、銷售模式、商業形態、企業經營活動、管理手段等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推進,帶來企業競爭的日益國際化;WTO的加入,使國內企業受到更大的國際化沖擊。適應戰略調整而推行的兼并、收購與資產、產業重組大潮,使經濟格局正在重建;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精細化帶來產業化形態的形成,十倍速的技術創新更是帶來產業革命的飛速發展;高技術下的企業經營對人的素質有更高的要求,人力資源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企業競爭的核心是戰略整合,由于國內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化,企業籌集經營資源成本趨同化,企業獲得技術資源、財務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以及進入行業的條件、國家政策等等的機會與條件近乎均等,因此企業在經營資源上取得絕對優勢已不太可能,基于博弈原理建立戰略優勢表現得尤為重要。在同樣資源條件下,企業如何建立競爭優勢,取得持久的勝利?這時候企業經營理念,經營策略就表現得尤其重要。戰略優勢才是持久的優勢。
企業競爭中的企業戰略整合具體表現為產業重組、經營核心轉移、經營地域的跨越、經營要素的重整、企業價值的重建、企業文化的構筑等。
產業重組推動產業化新趨勢
技術創新的快速發展,帶來全球性的產業格局調整,以原有技術為基礎的產業、行業以及企業面臨著轉型、轉向、升級甚至于淘汰的形勢,企業應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在產業鏈中建立自己的戰略地位、并在核心業務領域作持久的發展。在我國,基于產業重組的大潮,正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一大批缺少技術含量的企業將實行關、停、并、轉,實現戰略大調整。為了實現戰略優勢,通過兼并與收購進行戰略重組,達到優勢資源的聯合,這已成為全球性的風潮。企業從包打天下的經營方式,轉向戰略聯盟,通過產業鏈的某一環節來實現經營利潤、勞務外包成為新趨勢,虛擬企業將成為新的企業組織形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