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周末,我到我姐家吃飯,我剛進門,三歲的小侄女連忙拉著我,讓我看墻上貼的五顏六色的五角星。當時我一頭霧水,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隔了幾秒,她就用非常驕傲的語氣告訴我,小姨,我在幼兒園表現(xiàn)的很棒,所以老師獎勵我這么多小星星。
我連忙夸贊她很乖,同時也感到,原來如此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其實也是一種認真又美好的儀式感,它給孩子帶來了心靈上的鼓勵和肯定。
其實不僅是孩子,即便是大人,也特別需要生活中的儀式感。
我爸已經年過五旬,可是每年只要過生日,他一定會穿上新衣服,早上一定要吃長壽面,中午一定要辦一個隆重的慶生宴。
好幾次我都打趣的說,我爸還跟孩子一樣,把過生日當作一件很隆重的大事。雖然是調侃,可是我卻非常佩服他老人家。
而我爸,也因為喜歡過有儀式感的生活,所以一直活得很開心快樂,很多都說他看起來剛四十出頭呢。
而我那去世的奶奶雖然生活在舊時代,可是每年過年,她都會張羅一大家人坐在一起,讓照相館的師傅給我們拍一張全家福。
后來我們都建議不用那么麻煩,直接用手機或者相機,自己都可以照下來,放在網上保存。
但是每次我奶奶都要催著我,讓我一定要把它沖洗出來,每年至少一張。
而也因為如此,所以每年過年,孫兒孫女們無論再忙,都會盡量趕回家,照這樣一張?zhí)貏e的相片。
如今有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過得無趣,每天的日子如一潭死水般,毫無生氣。
仿佛只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件,熱熱鬧鬧的打場合,紅紅火火的大環(huán)境,才能激起人們對生活的興致。
其實人生大部分時間就是平淡無奇的細水長流,它充滿了瑣碎的日常和事無巨細的柴米油鹽,
如果一個人學不會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樂趣和意義,那么他注定活得百無聊賴。
2
我有個朋友娜娜,她如今依舊是單身??墒撬纳顓s過得比一般人還要灑脫自在,有趣充實。
要說她是如何做到的,看看這些點你就知道了。娜娜每天的一日三餐絕對不將就馬虎。
她早起會自己做一碗熱氣騰騰的雞蛋面,燙幾片綠色蔬菜在里面,溫熱一瓶純牛奶,臨走時再吃幾塊核桃仁兒。
而中午她也是到公司食堂舀白米飯,吃熗炒白菜,喝紫菜湯。晚上即便加班后回家,煮方便面也要往里面加上一根火腿,一個煎蛋,一根小蔥細末。
她曾說過,一個人的生活,更不能馬馬虎虎湊合過,更要講究生活的儀式感,因為越是沒人愛時,越要愛自己。
我家小區(qū)有一個家人,夫妻二人結婚已經有8年時間,孩子也有5歲了。
按理說老夫老妻的婚姻生活已經失去了甜蜜感,親子關系也不會好到親密無間,可是他們通過無數(shù)個細小的儀式感,增進了彼此的感情。
比如他們會每晚睡前花上1小時,陪孩子親子閱讀,唱歌跳舞或者講故事。
比如他們夫妻二人,每個月至少單獨去看一次電影。又比如每天出門上班后,他們都會固定給對方打個電話報平安。
也許這一切在外人看來,太過形式主義。甚至顯得太過死板,復雜,又浪費時間。
可是生活原本就是簡單的,如果你不主動往平淡的日子里加入溫暖人心的問候,在乎,陪伴,那么日子就會越過越無味。
其實儀式感并不是一種顯擺,作,秀,而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對自己,對家人,對你所愛的人的認真態(tài)度。
在生活里,如今很多人一旦單身的自由玩膩了,戀愛的新鮮勁兒嘗過了,就感覺生活沒有了趣味。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對生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當你做任何事情都抱著懶懶散散的態(tài)度時,生活也不會認真對待你。
可是當你為它付出時間,精力,心思時,它就會回饋給你,時時刻刻的驚喜和好心情。
3
我曾經有位同事,她非常的優(yōu)秀,不僅工作干得很棒,而且跟她同在一個辦公室,都會潛移默化的學到她的許多好習慣。
比如她每天早上,會提前10分鐘到,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辦公桌上的衛(wèi)生,給周圍的綠植澆澆水,理順桌子上的所有文件檔案,然后再開始一天的工作。
只要遇到好的工作想法和思路,她就會立馬記在筆記本上。
甚至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會在電腦旁邊貼上小紙條,把媒體需要做的工作按重要程度依次記下來完成。
而她最牛的習慣就是,只要上班,就會是把所有微博微信等娛樂社交軟件開啟靜音模式,只是午休和下班時間才拿來看。
剛開始許多人都不理解她這些看似枯燥的行為,可是她就是因為在工作中,保持了這樣嚴謹?shù)膬x式感,所以工作的心態(tài)和狀態(tài)也越來越好。
而她在生活里,也是通過了在無數(shù)細節(jié)里增添儀式感,于是每一個看似普普通通的日常,都過得充滿了詩情畫意。
她家的客廳里,每天都有一束鮮花,有時是在花店買打折的,有時就是在路邊隨意采摘的野花。一年四季,她家里從沒斷過花香。
她說其實簡單的一朵玫瑰,一束百合,一盆綠蘿,能讓你感受到生命的鮮活 ,不至于讓柴米油鹽和繁瑣日常,磨掉你所有的熱情。
比如只要到了節(jié)日,她一定會制造過節(jié)氛圍,比如過新年,她會親自剪窗花,做燈籠,寫對聯(lián)。比如過國慶,她會在自家的小車上,別上一枚小國旗。比如母親節(jié),她會買幾朵康乃馨送給媽媽。
正是因為她認真對待每一個當下,于是看似平凡簡單的三百六十五天,不再是日復一日的平庸和重復,而是變得熠熠生輝。
其實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儀式感,它會在無形中增加你的使命感,讓你更加的負有責任和擔當。
它同時也是一份難得的調味劑,將枯燥的生活變得美好有盼頭。
4
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人, 無論是男女老少,無論是單身還是已婚,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感情中,都覺得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無趣沒意義。
其實我們缺少的從來不是更富足的物質條件,抑或更輕松安逸的工作環(huán)境,亦或遇到更好的人,更對的事,更完美的自己。
我們只是缺乏對身邊人事物的敬畏,尊重,認真的態(tài)度。
事實上我們真正缺的是對自我的約束,對生活的掌握,對人生的管理。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加深儀式感,來讓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過得有意義。
關于儀式感,村上春樹曾說,如果沒有儀式感,人生只不過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于丹曾說,與古人相比,今天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
我一直有個困惑,感覺當下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匆忙,生命中越來越缺乏儀式感,沒有儀式感,人生就不莊嚴,信就不安靜。
而圣埃克蘇佩里曾說,儀式是什么,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與其他時刻不同。
其實儀式感,是一份用心,是你把平凡的事情用心做,把平凡的日子用心過。
儀式感,也是一份誠心,是你把該做的事情好好做,把喜歡做的事情花心思做。
儀式感,也是一份愛心,愛自己,愛別人,愛每一個過去,今天和明天。
我要過有儀式感的生活,因為它代表著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