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關于孫儷的小趣聞:
那時孫儷還在拍戲,突然很想吃叉燒包。
那種剛從蒸籠里拿出來的叉燒包,熱氣騰騰,皮兒軟餡兒多。
咬一口,肉汁的甘甜在味蕾上擴散開來,想想也真是太誘惑了,但一向注重身材的孫儷是絕對不會吃的。
于是她讓助理買了叉燒包,而自己只是把包子掰開,仔細地聞了聞香味,便讓助理拿走了。
大多數人在面臨美食誘惑時,幾乎都會迫不及待地把它塞進嘴里嚼個痛快。
孫儷這種以嗅覺解饞的方法,除了像她那樣理性又自律的人,大概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了。
而在演員陳曉的眼中,孫儷又是一個特別“穩”的人。
在他們一同拍攝《那年花開月正圓》時,因場景需要,劇組碾轉拍攝了好幾個地點。
時間一長,大家難免在拍攝過程中流露疲態。
陳曉也提到自己曾在幾場戲里提不起勁,但是孫儷卻一直在狀態里,不管拍攝感情爆發或是臺詞眾多的戲,她都時刻把握著自己的節奏,平穩發揮,更是創下了6頁臺詞一條過的驚人記錄。
陳曉還爆料說,孫儷在劇組中雖然吃得很少,卻依然每天堅持做運動,12年如一日的瑜伽訓練從未間斷。
每天結束拍攝后,孫儷還會為自己安排針灸、按摩、喝茶。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她都能打理地井井有條,著實令人佩服。
當代文學家沈從文先生曾說:“征服自己的一切弱點,正是一個人偉大的起始。”而一切弱點的來源皆因人之欲望。情欲食欲物質欲,欲欲灼心。
只有像孫儷這樣可以控制自身欲望的人,才足以強大到即使帶娃拍攝也能拿下眾多獎項。
很多人在面對誘惑時,即使萬般抵抗,最終也會一頭栽倒在自己的欲望里,然后自我安慰著:“沒事,就這一次。人要對自己好一點。”
然而,縱容并不是善待自己的方法。
自律意味著自覺,也是一種責任感的體現。我們常說,自律才能自由。
聽上去好像說不通,然而正是因為對自我的嚴格要求,才有了把控一切的能力。不管在任何方面,都可以游刃有余,如魚得水。
因為自律,你會得到一種永遠積極向上的力量,即使被負面情緒沖撞,你也能夠迅速調整,把自己拉回到良好的狀態。
王小波總結過:“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而自律,卻能將你變被動為主動,走出心理舒適區才能化解痛苦。不斷給自己設限,才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你所羨慕的那些人,他們之所以能夠毫不費力地完成你認為不可能的事,是因為他們都擁有強大的自律能力,這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使得他們的人生如同茫茫夜空中那顆明星,如此耀眼閃亮。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