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組建了幾個不同級別的微信群,有幾百人的全員群,一百多人的中層群,還有幾十人的核心群,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級別越高的群,越安靜;級別越低的群,越聒噪。有人曬勤奮,有人傾訴苦惱,還有人一言不合就互懟起來,待了半天,就想退。
和老鐵同事聊起這件事兒,她一語道破真相,無論是生活里還是在朋友圈,無論是順境還是困境,優秀的人,大多很沉默。
說一個我特別佩服的同事。
為人低調,不愛說話,和嘰嘰喳喳抱怨工作辛苦的同事不一樣,從沒見她和別人說起自己多苦多累多努力,可總是一出現在你面前就各種驚艷。
今年初,老板放話要開拓歐洲業務,有大把機會去歐洲出差,是不少人巴不得的美差。人人摩拳擦掌,不少人放出豪言壯語,一定努力。可最后,誰也沒想到,得到這個機會的是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姑娘。起初還有人不服氣,可人家一開口,所有人都不說話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偷偷摸摸把法語學了。八個月不到的時間,秒殺了一群在朋友圈秀努力的人。
有些差距,不到驚醒那一刻,是永遠看不見的。有些人悄無聲息,就能天下無敵。
曾經聽過一句話,特別扎心,真正優秀的人,沒時間感動自己。他們不炫耀,不說教,而是用行動告訴你,自己到底有多牛。周國平有句話,我很欣賞,沉默寡言未必是智慧的征兆,但夸夸其談者必無智慧。
這幾年,經常有人跟我訴苦,說職場步履維艱,總有人坐等看笑話,犯了個小錯,被人無限放大。你稍微努力一點,別人說你假勤快,好像無論做什么,都會有人拆你臺。
其實,誰都一樣。人這輩子,無論貧富貴賤,一定會面臨的問題就是被唱衰。見不得別人努力,是很多庸人的通病。
王石60歲時,去哈佛求學。
有些人敬佩,也有些人質疑。他沒有做出任何解釋,他只是默默努力著,他經常做作業做到凌晨兩點,因為熬夜上火引起牙疼,拔掉了3顆牙。和他一起學習的都是20多歲的同學,論精力和體力,他絕對不占優勢,況且也真心不缺錢。兩年半之后,王石完成哈佛的學業后,又轉向劍橋求學。
董卿在《朗讀者》中采訪他聽到質疑時候,是什么感受?他坦然地說:“正是這些聲音激發了我的斗志。”
優秀的人,從不辯駁,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沉下心來努力,遠比嗶嗶更有力量,當你足夠優秀,世界就會乖乖閉嘴。強者努力翻盤,弱者求世界放過。這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差距。
不能被理解是一種人生常態,有一個螃蟹效應可以解釋一切。如果你用一個竹籃把螃蟹裝起來,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可如果多裝幾只,就一個也爬不胡來。因為螃蟹有個毛病,喜歡扯對方后腿。
這個效應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么一個人努力向上,跨越階級的時候,總有人對你冷嘲熱諷。
說實話,我倒是如果有人唱衰你,是個好跡象。層次不同,無法溝通。如果你和身邊低層次的圈子不再有共同語言了,說明你已經有跨越階層的跡象了。但千萬別浪費時間,反駁別人。
這個世界有一個殘酷的規則,你的實力就是你的地位,光說沒用。無論你做什么都會有人質疑你,唯一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把事情做成。
然后,你就會明白,對于有些人來說,沉默并不是慫,只是懶得搭理你。有時候,逆境中的安靜里往往藏著你看不見的野心。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