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薦:善待別人,學會感恩一一感恩養育你的人,感恩教育你的人,感恩幫助你的人,感恩遇見你的人……
人生,是一次沒有回程的旅行,喜怒哀樂緊相隨,天災人禍難預測。我們只有經過自己不斷踐行、思考、總結,才能在簡單中悟出深奧,在深奧中回歸簡單,處理好人與人,人與事的關系,給自己一個快樂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打獨斗。由此,便產生了人際關系。真誠、善良、互相尊重,是維系關系的紐帶;欣賞、鼓勵、互相幫助,是溫暖人心的春天。嫉妒、抵毀、搬弄是非,是斬斷友誼的刀子。人與人之間,即便做不到關心,做不到幫助,起碼不要嘲諷、挖苦、刁難。
譬如,現代網絡的普及,人們都喜歡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發表自己的圖文給大家分享,有生活照、美食照、旅游照、文章點評、個人感悟等等。面對朋友圈五花八門的圖文信息,你不認同的觀點,保持沉默就是,不要用自己的看法去評說別人,以免引起誤會,產生矛盾。
與人交往中,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可,我們就要先認可別人,尊重別人,欣賞別人。
給予,是人之常情,是增進彼此友好關系的表現。每個人無論是物質上的給予,還是精神上的給予,都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扶貧濟困、噓寒問暖,而不是具有功利性的趨炎附勢、阿諛逢迎。只有這樣,才會給雙方帶來真正的快樂。
給予饑餓的人食物,可以讓他度過難熬的時光;給予痛苦的人安慰,可以讓他感受到溫暖;給予失敗的人鼓勵,可以讓他重拾信心……
給予是相互的。善待別人,亦是善待自己。你對人友善,別人也會回饋你友善。那些得到別人幫助還不知足的人,或者忘恩負義的人,畢竟是少數,你不要太在意。你的寬容大度,會感動更多的人。生活中,有你的真誠加入,將會演繹出更多動人的故事。
當你在失意時,如果得到別人的幫助,一定要銘記,有機會就回報,沒機會也要把這種互助的精神傳遞出去。這樣做,你會從中得到快樂。正所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當你有事需要別人幫忙時,再好的情誼,也要把握分寸,把握輕重,不要給別人制造太多的麻煩。如果處理不當,你的朋友將會離去,因為凡事有度,過極必反。
當你與別人有活動約定,不要拖延時間,有事不能及時赴約,也要提前打個招呼。有什么活動需要別人參加的,至少要提前一天通知,給別人有赴約的思想準備和行動計劃。凡事為別人著想,言而有信,別人就會尊重你,接納你。即便因為個性不合,走不進一個圈子里,也不會討厭你,冷漠你。
善待他人,學會感恩,首先要懂得感恩父母,孝順父母。他是一位奔七的孝子,十年前退休后,回到偏僻的山村,照顧年邁的父母生活起居。每天做飯做菜,與老人一起共進飲,陪老人聊天、下棋、散步。那年,母親病了住進醫院,他日夜守候在病床前護理。九十多歲的父親跌倒骨折了,他找來村醫,協助村醫為父親治療。當然,他的護理方式更多的是心靈撫慰……
他孝順父母的感人故事,成為十里八鄉的佳話,還給自己的親人做出了榜樣,得到晚輩兒孫們的孝敬,也讓自己在問心無愧中,過著幸福寧靜的生活。
善待別人,學會感恩一一感恩養育你的人,感恩教育你的人,感恩幫助你的人,感恩遇見你的人……
感恩,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回報,簡單的愛也很暖人。比如,父親的一句叮嚀,母親的一頓早餐,夫妻間的一個擁抱,手足情的一臂之力,朋友間的一縷微笑,鄰里間的一聲問候,這些都是生命中愛的陽光,都是值得我們去感謝、感激和感恩的。過程中,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浪漫、溫馨與充實。
為了讓自己的心靈開出快樂的花朵,請善待別人,學會感謝、感激和感恩吧。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