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是我見過最乖、最被動、最有悖青春本能、最缺乏表達意識的兩代人,和“垮掉的一代”比,和嬉皮士比,更是笑話。
年輕人整體性的“困惑”與“恐慌”,我無法測知。眼下社會、媒體、網絡的種種訊息和說法實在太多,年輕人不免困惑;恐慌呢,應該是謀一飯碗、混一前途越來越難吧。美國八九成青年最擔心的也是飯碗,但中國人口忒多,瞧見滿大街的人群,我有時也會莫可名狀地恐慌。
50后當年的焦慮不是升學和飯碗,而是去哪個省份的農村、干哪家工廠的工種。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的,恐慌也沒用,全認了。部分60后與我們命運相似,部分70后的際遇和80后相似,50后的青春期堵在非常時期,不好跟今天比。
以上算進步還是倒退呢?難說。生理層面絕對進步了,我們那會兒整年都不會下館子,誰家有冷熱水設備?狗一般活著,還窮開心,頭發留長點就算打扮了。今時今日,一個打工仔還能腳蹬皮鞋,染一頭金發,窮姑娘包包里,多少有支廉價口紅吧。
陳丹青:我不可憐自己的少年時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50后的青春:1973年的北京街頭
但我不可憐自己的少年時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那會兒沒得比,現在樣樣比。同學的家境、同事的升遷,懸殊多大。多少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 评论
-
最新评论
……八戒去办理银行卡业务办理的时候经理和八戒说不要设简单密码八戒说一点都不简单,我都差点不记得了办理完后,客八戒走了忽然,见八戒很慌忙跑回来问你们刚刚有没有看到停你们门口那辆车啊银行职工说没有,问八戒是不是被偷车了,要不要报警八戒说不用我只是把密码设他车牌号了~!出门口想记下,谁知道开走了…………..
一位大学生暑假到叔叔的农场打工,一天,叔叔叫他去挤牛奶,且交给他一只凳子,并问他会不会挤…。大学生说:我是大学生,没有什么不会的。经过了1小时、2小时、3小时……。很久后,他终于回来了。叔叔问:怎么那久?大学生答道:挤牛奶很容易,但要让牛坐在凳子上比较麻烦。
消防队员下班回家,对妻子说:“你知道吗?在消防站我们有一套绝妙的系统。1号铃响,我们就全身装备好;2号铃响,我们便从电线杆上滑下去。3号铃响,我们便爬上卡车作好准备。” “从现在起,”他宣布“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管理这座房子。我说1号铃,你就脱衣服;我说2号铃,你就上床,3号铃,我们便开始。” 第二天晚上,消防队员回家,便大叫道:“1号铃! ”他妻子脱掉衣服。“2号铃! ”他妻子跳到床上。“3号铃! ”他们开始。两分钟后,妻子大叫“4号铃。”“什么4号铃?”丈夫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