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唐小卡有一個當記者的夢想。
心懷天下,悲憫蒼生,與其說是夢想,不如說是她內心的一種情懷。只要想到,依靠一支筆的力量,就可以成為“無冕之王”,唐小卡的內心就覺得熱血沸騰。
但夢想之路,從來都是荊棘叢生,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地買到通往夢想的機票。唐小卡所有的努力,在高考這座獨木橋上輸得一敗涂地,最后陰差陽錯,她去了一所普通大學,讀毫無興趣的會計專業。
青春,果真是明媚得讓人憂傷。那樣盛大而又張揚的夢想,就這樣遭到擱淺。
那是一段暗無天日的時光,唐小卡一度覺得心灰意冷,直到上了大學,遇到室友韓麗。韓麗和她一樣,也是高考失利者。但韓麗又和她不一樣,因為她在大學開學第一天,就給自己定了四年后去人大讀研究生的目標。她說,人大是她的夢想,現在只不過是抵達的途徑有些曲折,不能因為這點曲折,就放棄追求夢想的機會。
那個下午有蜜糖一樣的陽光,韓麗說起這些的時候,臉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一下子感染了唐小卡。唐小卡決定重新尋找抵達夢想的路徑,當她心里藏著對未來美好的期待時,仿佛人生的每一天都有了盼頭。
去新聞班做旁聽生,閱讀圖書館里所有關于新聞專業的書籍,去報社爭取實習機會……后來,唐小卡能想到的,最有效也最直接的辦法是考研。
武漢大學是唐小卡給自己定的目標。那一年的三月,唐小卡坐上開往武漢的綠皮火車。抵達那座傳說中的大學時,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傻傻地盤算,若是可以在這里待上三年,一定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接近夢想吧。那天的唐小卡,站在珞珈山下,忍不住熱淚盈眶。
成長之路,從來就不會一直甜美芬芳,那么至少,要在心底,保持對夢想的赤誠之心,要在心底相信,夢想總有一天會抵達。
準備考研的日子,唐小卡拼盡全力。那份認真與執著,那種為了夢想奮不顧身的勁頭,現在想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可遺憾的是,這一次,唐小卡還是與夢想擦肩而過。
因為跨專業,她的大部分心思都花在專業課上,最終的結果是,一向擅長的英語卻出了紕漏,考研以失敗告終。畢業的時候,唐小卡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即便唐小卡比一些新聞專業的學生還要精通專業知識,可她的畢業證上寫的專業,與記者相差甚遠。
沒有人愿意給她機會,也沒有人相信一個學會計的學生可以來報道新聞——那是一段迷茫且黯淡無光的日子。
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小公司的小文員,很清閑,很無趣,不過同時也很幸運——因為在這里,唐小卡遇到年長她十歲的徐姐。她總是鼓勵唐小卡說,先不要想太多,做好當下自己想做以及該做的事情,那么,該來的一定會來。
“該來的一定會來”,唐小卡喜歡這句話。于是,她開始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
一邊上班,一邊堅持每晚看書到深夜,然后用文字認真地記錄生活,就這樣三年下來,有一天唐小卡突然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東西,不僅有了深度,文字表達也有了質的飛越。
在網上看到一家雜志社的招聘信息時,唐小卡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投遞了簡歷——被順利錄取,完全出乎意料。那一晚,唐小卡差點在夢里笑出聲來。
雖然不是記者,可至少唐小卡做了與文字相關的工作。這樣的結果,讓唐小卡很知足,同時也讓她相信,任何時候,踏踏實實地努力就好。夢想不用反復被提及,將它深埋心底,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有一天當你抬起頭來的時候,會驚喜地發現,你想要的,都已經在眼前。
唐小卡確定的是,現在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每天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以文會友,她仿佛打開了一方新的世界。
閨蜜問:偶爾會不會很遺憾?我們都沒活成當年夢想的樣子。唐小卡回她:正是當年那個夢想,讓我們活成了現在這般優秀的樣子。
青春有時就像一支圓舞曲,只要你不停地跳下去,無論轉向哪一方,最后總會抵達最初想要的夢想。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