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邀請我去她家玩。一進門就被嚇到了。環顧四周,幾乎每個角落或者家具上都擠滿了大小不等,零碎散亂的雜物。朋友熱情地邀請我到沙發上坐。我掂著腳尖小心翼翼地走到沙發旁小心翼翼地將屁股尖掂在沙發的邊緣——沙發上也堆滿了不少雜物。
看著一屋子新舊均有的雜物,我笑著說:“你們家東西真多啊。”朋友笑笑,說:“是啊,要說這些東西吧,似乎也沒啥用處,或者說拿回家根本就沒用過,但就是舍不得扔掉。”“以你這種心態,”我笑笑,稍作停頓,說,“你家里遲早會被雜物填滿,你的心也難得清閑。”
朋友會不會對她的屋子進行清空我不知道。我只記得我當時在朋友家玩得很憋悶,只想快點離開。走出房門的一剎那,我恨不得飛跑。回到自己家里,我才知道我自己的家有多整潔多溫馨。
我的房子雖小,但每個房間都簡潔有序,無一雜物染指我的空間。無論站在哪個角度,視野里的空間都是簡單而整潔,給人一種清爽輕松的感覺。
這一切,源于我有定期清空的習慣。
首先,家里用不著的東西,堅決不買。
其次,家里用不著的東西,即便是別人白送,我也不要。
再其次,每個月都要對家里的每個房間進行整理,凡是用不著或者是自己壓根就不待見的東西,一律清空。
就算是我最心愛的書籍,我也會定期清空——但凡那些垃圾書籍,我會毫不猶豫地讓其從書架上下架!書籍是我最珍愛的朋友,我只請高貴的坐在我家里,其余,一定會成為我清空的對象!
有人說,一樣東西放家里,如果48天都沒用它,那么這個東西就沒用了。既然沒用了,清空!
舍得清空,才有空間,舍得清空,新東西才有機會進駐。舍得丟棄無用的,才有機會獲得有用的。
做老師,我也要求學生清空。每天上課,除了當堂課的課本、作業本、筆之外,其余全部從課桌上清空。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對自己的桌盒進行清空——無用的,全部請走!
所以,我的班級,無論那節課走進去,孩子們的桌子上都只有當堂課的相關資料。一眼看過去,既簡單又簡潔,上課的老師心中一陣輕松,上課的質量毋庸置疑!相反,有些班級,老師從不要求孩子清空。孩子們的桌盒里塞得滿滿當當,每次老師要求大家拿出需要的試卷或者是作業本時,孩子們就翻箱倒柜似的抓狂。還有那桌面上,橫著、豎著厚厚的書,貌似讀書氛圍很濃,孩子們也貌似個個淵博,其實他們就利用這個橫豎摞著的書做屏障,要么躲著睡覺,要么躲著看課外書籍,要么躲著玩手機。
其實,何嘗只有環境的清空呢?我們的人生也是需要定期清空的。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耿耿于懷朋友的欺騙,總是輾轉在失敗的痛苦之中,總是糾結于得失榮辱之間……過往的傷害深植在心里,新增的痛苦又不斷擠進心房,再健康的心靈也會腫脹發炎,甚至潰爛!
定期清空,就是定期把傷害、背叛、痛苦、嫉妒、失敗、愁煩、寂寥等不良的情緒清除掉,然后用諒解、接納、欣賞、進取、喜悅等充滿正能量的情緒代之。那么,我們的人生必然會順暢一些,心胸也必然會豁達一些,當然,快樂會更多一些!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