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人生,不過三種態度和觀點:悲觀、樂觀和辯證觀。
態度改變人生,觀點決定成敗。態度影響觀點,觀點也影響態度,態度與觀點相輔相成,相互影響。態度是對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動,對人、事、物、觀念等等的評價,以認知、情感和行為為基礎并受其影響。觀點即觀察事物時所處的位置或采取的態度,也是對事物或問題的看法。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有什么樣的觀點,有什么樣的觀點最終就會有什么樣的態度。
曾在《龍門陣》月刊上看到過一篇關于三個商人廟墻題詩的故事,很有哲學辯證意味,值得一讀。
從前,古時有一商人出門在外,僅著手中有些錢財,經常出沒煙花柳巷。一日,商人和一公子哥為爭奪一位妓女,竟廝打起來。商人一失手,將公子哥從樓上推下,造成重殘,因此被官府判刑三年。三年期滿,商人已是妻離子散,家財全無,只好棲身一古廟。夜深人靜,商人回想起這幾年遭遇,皆因酒色財氣引起,遂感慨萬端,在廟墻上題詩一首:“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剔骨鋼刀,氣是下山猛虎,財是惹禍根苗。”
數月后,又一商人為避雨來到古廟,偶見墻上所題之詩,大不以為然,便取出紙筆,在旁另寫了一首:“無酒畢竟不成席,無氣處處受人欺,無財誰肯早早起,無色世上人漸稀。”
日后,另有商人路過此地,見墻上所題之詩,玩味再三,覺得雖各有道理,卻都失之偏頗,不夠全面。沉吟了一會兒,在廟墻上題詩道:“飲酒不醉方為高,見色不迷真英豪,非分之財君莫取,忍氣饒人禍自消。”
第一個商人因判過刑,對人生持消極的態度,仿佛把人生和這個世界都看透了,這是一種對人生悲觀的態度。第二個商人應該是在生意場上一帆風順,反映出積極向上的思想,是一種樂觀的態度。第三個商人是一個有頭腦有思想的人,對人生和世界有比較冷靜的認識和看法,既不悲觀也不樂觀,是一種辯證的觀點和態度。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