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成功的人生都有一個特質,就是不安分。我們的父輩很多成功者,都是原來放棄了鐵飯碗。這絕對不是什么懂得放棄的精神,而是因為他們不安分,不滿足于眼前安穩的現狀。雖然他們其中也有犧牲者,但他們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價值。
世上有三種人:
第一種,他們不能適應社會的準則,被社會無情的打擊到社會的最低層,他們的精神生活幾乎為零,只能得到維持生命存活的物質條件,如錄瓦宰在丟失項鏈后;
第二種人,他們能夠適應社會的準則,但他們必須遵守社會準則,在社會準則面前沒有任何的尊嚴,他們隨波逐流,在適應社會準則時,能夠得到一丁點的好處;
第三種人,他們不但能夠游刃有余的適應社會準則,而且能夠在完全了解、理解社會準則后,根據自己的想法改變一部分社會準則,從而實現自身價值,他們不用為所謂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苦惱,因為他們為世人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中國的孩子,在我看來,大多做不到第三種。
首先,他們已經適應了逆來順受,他們已經適應了去適應,而不是去改變。他們適應了隨大流不犯大錯。而不懂得獨立做判斷,獨立選擇。比如考研,為什么考研,因為這樣穩唄!這是什么穩?不是安穩,是這樣不會出大問題。大家都這樣了,我不這樣,就比大家差了,就不穩了。殊不知,這個大家,也是看大家都這樣,所以這個大家看大家,是腦殘看腦殘,誰都不比誰差。
中國人有種很惡劣的文化心理,就是求同心理,跟大多數人一樣,應該是安全的。
其次,他們大多數已經喪失了創造力,改變是要創造力的,沒創造力的人沒自信,所以求穩,但求無過。這是弱者的想法。強者,藐視過失,錯了怎么樣?機會成本而已,睡覺也是機會成本。在這點上我很欣賞韓寒,如果他當初真的接受了某大學的錄取,或者繼續讀書,那么現在的他,至多一介文人。然而,這個退學的大錯他犯下了,這個天下之大不韙他冒了,所以他現在得以保持這般本色。在韓寒和白燁的博客論戰里,我看到的是一個正直的,有楞有角的,獨立思考的,成熟的精神強者,虛偽的對手懦弱地棄甲而逃。而24歲的他,17歲已經獨立了。當初他若是覺得跟大家一樣是安全的,那么現在的他是危險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