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幾次與放下尤攜起,不知要寫神馬浮云,也許,自己肚子里墨水漸漸被世俗的煙塵洗盡,像鉛華的歲月般慢慢的消失。也許,對于這樣的社會失去了原有的本性或是此時社會的本性不在是天籟的屬性。看著窗外,夏日的陽光炎炎烈烈,和煦的微風裊裊吹來,掀起了窗前的窗簾,撥動著屋內的心弦。有時候,就在想,想要去改變,卻忘了改變著就意味著要去失去,失去著就品嘗著得不到的痛苦。而那得不到的痛楚就是改變的代價,是否我們還要去改變呢?正想我們外地人生活在所謂的大城市,一輩子為了一套不大的房子,甘愿做一輩子房奴,一輩子辛辛苦苦,到頭來卻被所謂的生存壓的竄不過氣,難道我們不能去改變嗎,似的,改變要痛苦來付出代價,但誰又能說那些代價比一輩子所付的代價要多呢?一輩子不改變是奴隸,改變也是牡蠣,你不絕的后者活著更好嗎?
有人說‘現代人的生活特征就是城市里的一個穴居動物。每天、每時每刻都有躲不開的花費。只要你活著,就必須付錢,包括吃飯、房租、通信、水電費等;只要你活著只要你想一定會有消費,不管消費的多少。的確,我們一面說金錢并不是萬能的,金錢買不到著買不到那,可這樣的社會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即使你所有的金錢買不到真愛真心,試問,這樣的物欲橫流的紅塵,有了錢什么美女買不到,即使你是國際的或是最高貴的,這些詞匯難道不是用金錢來修飾嗎?所謂的高貴也不過是金錢舍身下的影子,沒有金錢你高貴個屁。真愛真心,試問請你問一問在金錢面前誰不動心,現在沒有物質的愛情你覺得還會有嗎,誰不想高高在上誰不想家財萬剮,還有嗎?答案是唯一的,別說我偏激,說心里話沒有。是啊,金錢是城市穴居動物的通行證,是生存的資格。沒有錢去生存難上加難,雖說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悲哀是人死了錢沒花完,可嘴悲哀的是人活著沒錢花。
生活本來就是矛盾的就是兩面的,有哭就一定有笑,就像有人說上帝關上了一扇窗,也一定給你打開一扇門。有得就有失嗎,就像快樂與不快樂總是相伴的,總是相對地存在。沒有快樂,便沒有不快樂;沒有不快樂,便不知道何為快樂。永遠沉浸在快樂中,那是童話;永遠生活在不快樂中,宗教也會教育人們說,那是命運,讓人們麻木。正常的生活是一種平和,即我們能時時創造快樂、感受到快樂,以抵消種種不快樂,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情感元素。
阿玉奉承,獻媚,這樣的詞匯常常出現。也許,這樣的社會需要這些詞來釋解。好像沒有這樣此我們的社會要失去活的意億似的。為辦事,去逢場,為升值,去阿諛,為生財,去巴結,為。。。去。。。等等。是啊,這樣的社會太假了,假的時候一點都不真,卻要去當做比真還要真,不然你便覺得你OUT了。有人告訴我,太假了,明明領導唱歌唱得不好,一曲唱完卻為昧著良心說好,去違心的鼓掌。時不時去和領導喝酒,等等。是啊,這就是社會啊。你不福氣,不行啊,領導問你你回da,你是覺得這樣好像我去巴結你的,你覺得沒來那面,是啊,在他們面前我們是孫子,他們都是大爺,我們不在佯作有怎么樣呢。那個大爺不是從孫子級別做起的,社會既然這樣,我們就變順應社會吧。即使,失去我們原來的面目,沒辦法,想生存就這樣,你不敢滾蛋,有人去做。
社會便是這樣,復雜嗎?不知道是社會復雜還是我們人本是就復雜,也許我們與社會都復雜吧。做人難啊,生活更難。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