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用人之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無可用之人。故此,凡官民材,需先論之;論辯,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祿之,此孔子所言矣。今天,我們來談談知賢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天下之賢,與天下用之。
論才: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各地方政府需要不斷招納賢能。其招納賢能也要應時代發展步伐,建設一支刻苦專研、愛國愛黨、遵紀守法、能吃苦、能打勝仗、高素質人才大軍國家之需。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要應變局、育新機、謀復興。當才華配不上我們的夢想,更要學會安靜的讀書。
只有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有朝一日才有可能為國家發展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畢竟能力是可以錘煉的,在人生道路上我們不斷錘煉自己,為的就是讓自己擁有足夠的經驗與豐富的學識,為我們更好的前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論德:先天下之優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外在的物質固然重要,可有一樣東西比物質條件更為重要,那就是德。關于德;古有鄭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之德、諸葛亮“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戚”之德,今有杜威“勞動受人推崇,為社會服務是很受人贊賞的道德理想。”德等等。
德是一個大概念;小到勤儉節約,大到愛國愛民。我們只能挑起著重而談,談愛國高尚情操,談儒家為政以德。我們生而為人,不能改變自己的外在的條件,卻能改變自己的氣質。為民;我們要以國家存亡為己任,我們時刻心系國家大事,為國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為政;我們立志做正直、樸素、堅強、廉潔品德高尚之人。如若一個人的品德低下,那么這個人盡管才華出眾,也只能是社會的一個次品或者危險品。
德才兼備: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古之學者,文人墨客告訴我們既要增長才干,也不能忽視品德修養。“有才無德會壞事,有德無才會誤事,有德有才方能干成事”,已是家喻戶曉。一個人一生可能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
應當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作為朝氣蓬勃的我們應不斷豐富自身綜合素質、做到德智體美勞、為國為民做力所能及之事;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千秋基業,人才為先。
我們應國家之需求、立志做國家棟梁之才,努力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我們堅守國家每一份領土,絕不容忍別國所侵犯。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