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上帝是公平的,讓你失去了某些東西,必然會以另外一種東西作為補償。”比如,你有時或許失去了一份絢麗的愛情,或許失去了一次升職的機會,或許丟失了一份錢財,或許搞砸了一單生意,或許……但卻收獲了一段關于愛的美好回憶,可能為下一次晉級積累了經驗,可能躲過了一次災禍,可能贏得了另外一個客戶……
可以說,有時候失去意味著獲得更多,抑或是一次重大機遇的來臨也未可知。
小章大學剛畢業,正忙于四處投簡歷,找工作。
這一天,他來到一家世界500強企業面試,當時接受面試的人足足有幾百人,而實際需要的人則僅僅是10個。經過幾輪篩選后,小章和另外30人成了最后的候選者,這意味著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會被淘汰。
公司的人力資源官員將這30人分為10組,每組3人,需要就一個問題給出答案,最后一次作為錄用的標準。小章那組分到的題目是這樣的:
假設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小趙開著一輛車下班回家,當他路過一片漆黑的樹林時,看見在狹窄的林間小道上有3個人正在艱難地向前行走,其中一個看上去年紀很大,而且身負重傷,如果不及時救治隨時有死亡的危險;另一個是醫生,他曾救過小趙的命,他是大恩人,小趙一直想報答他;最后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小趙做夢都想娶她,也許錯過這次(載她)以后就再也沒有機會了。當然,小趙都想幫助,但是無奈他的車子只能坐下一個人。
于是,問題就出現了,公司的人力資源官員問小章三個說:“如果你們就是故事中的小趙,你該如何選擇,并解釋一下理由?”
結果,一個說要載老人,畢竟生命是最重要的;另一個答說應該載醫生,因為有恩不報也不是君子所為。只有小章說:“三個都可以幫啊!我把車鑰匙給醫生,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我留下陪心儀的女孩一起渡過難關不就行了!”
最終,小章被錄取。
小章的答案是最簡單的,卻又是最完美的,因為他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小章懂得放棄,不怕失去。想想,其他兩位在想方設法將答案說得圓滿之時,他們想到的只是自己要的東西,卻從未想過放棄手中的“車鑰匙”,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讓你一個人把所有好事都占了?
因此,小章被錄取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懂得人生中的舍得之道,正所謂,有所為,才能有所不為,有所失,才能有所得。記住,如果你不幸遭遇了挫折,你就積累了成功前必要的經驗;如果你突然從少年得志變為窮困潦倒,你也就會迅速成長為成熟的人;如果你失業了,你就得到了一次激發你繼續奮斗的機會……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從企業經營,到個人職業發展,再到與人交往。若沒有付出,也就不會收獲。這種付出并不是失去,相反可能會獲得更多。
如何面對失去:
首先,不管是失去什么,都是一件令人不悅的事情,但是話又說回來,世界上哪有免費的午餐?哪有不需要努力就得到的成功?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梅花尚知只有舍棄安逸和溫暖,才能獲得暗香撲鼻,更何況是人?
其次,即要失去之時,也許正是將要得到之際,就如一個人不幸墜入懸崖,僥幸抓住一根藤條撿了條命,然而他卻最終還是死了,只因他不舍得放手活活被餓死,其實那時候他離地僅有兩三米之遙,完全不會被摔死。可以說,絕境和機遇往往就一線之隔。
第三,當然放棄也要有選擇、有目的地進行,即不是說所有的放棄都能換來成功或者更多。相反,如果盲目地放棄,會讓你走向不歸路。因此,在選擇或者決定放棄之時,一定要多想想前因后果,看對了路,堅持下去,你的放棄才有意義。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