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姐在一家知名咨詢公司工作,不到30歲的她,已經做到高級經理的職位了。在很多人看來,她要才有才,要長相有長相,加上一份不錯的工作,要找個男朋友應該很容易。考慮到要盡早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她已經相親了十幾次。盡管在相親的男士中,有的人條件不錯,聊得也比較投機,但交往一兩次后,她在那些人身上就找不到感覺了。由于工作太忙且小有成就,她不大喜歡整天圍著她轉的男士,也不喜歡沒有事業和追求的男士。于是,有的男士在碰了一兩次壁后,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有時候,劉小姐覺得,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一個人過也挺好的。身邊那么多姐妹,不也是單身,過得也很不錯嗎?
像劉小姐這種情況,在當今的職場白領中并不少見。有的女白領抵擋不住父母的催促,回家過節時竟想到租男友的點子。還有的人甚至提出,大齡青年的標準應該提高到45歲。為什么越是優秀的女性,對愛情和婚姻的感覺越遲鈍,越傾向于逃避呢?
1 不結婚有三種情形
大齡女青年沒結婚的情況,大致可分為3種:一是思想比較獨立,不愿意受約束的女性。對她們來說,婚姻和家庭意味著責任,也是一種負擔,于是,她們在心理上就會主動選擇躲避。這種情形,在工作單位比較好,并擔當一定職務的青年女性中比較常見。
二是一切以工作為中心,沒有空閑時間的女性。這類人衡量一件事情的標準,往往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工作,是否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顯然,愛情和婚姻以及家庭,不是能夠提高自己競爭力的因素,逐漸被放棄掉是很自然的事情。以前,在女性中有一種說法,“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現在,堅持這種想法的人越來越少了。現代女性希望有獨立的生存能力,希望先在職場中站穩腳跟,然后再去考慮愛情和婚姻。當她們回頭去找時,發現已錯過了好機會。
三是在婚戀上處于被動地位,始終找不到合適對象的女性。她們往往是因為工作單一、生活空間窄、交際面太小。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對于優秀的職業女性來說,她們有自己的房子,鄰里關系也比較淡漠,生活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另外,由于現在未婚的大齡青年越來越多,在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女性擇偶的心理壓力。很多人會覺得,反正大家都這樣,我也沒必要去著急。
這么多優秀的女性不結婚,問題出在她們的人生規劃上。現在大學里都有人生規劃這門課,而當前社會中的大齡青年,在大學時,并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也沒人在這方面對他們進行指導,出問題是正常的事情。
所謂人生規劃,也叫人生價值選擇。在人生的每一個時期,人們應該為自己設計一個主導目標,并確立實現目標的最佳時期。一般來說,20多歲的年紀,應該用來尋找戀愛對象,確立婚姻關系。如果有人將其全部用于學習、工作,就有可能喪失這個最佳時期。許教授指出,30多歲便到了事業奮斗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工作和事業處于一個往前奔的狀態,同時孩子出生,因此關鍵是要協調好家庭和事業的關系。通過30多歲時的奮斗,一般到了40多歲,人應該在事業上開始步入成熟期。工作和事業越來越好。這一切都是環環相扣、不斷遞進的。
優秀女青年不結婚,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對此,應該區別看待。有的女性可能會主動選擇獨立生活,不再考慮婚姻或者暫時不再考慮婚姻,對這類女性,我們要予以尊重。但對于那些一時沒找到合適對象,迫不得已單身的女性來說,個人應該積極努力,盡量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單身女性周圍的人,也應該給她們更多關懷。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