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磨難如蜘蛛蛻皮,一蛻一掙扎,一蛻一升華。
當蜘蛛被限制生長,它會把自己的老皮蛻去。對于蜘蛛來說,每次蛻皮就是一次重生,為了再次成長,它堅強而果斷地把過去和現在一絲絲地進行分離。
記得一部名作《脫皮爸爸》的電影,劇中的兒子面臨中年困窘,而父親已是古稀老人。突然一日,父親開始全身蛻皮,每脫一層皮就年輕十幾二十歲。父親給兒子分享著自己不同年齡階段的成功與失敗,以及放棄和抉擇。當兒子理解了父親一路艱辛后,曾有的誤解也逐漸消散,同時也找到了困惑自己人生的出口。換個角度來看,父親就是用“蛻皮”來訴說自己的成長,也以此引領兒子度過他自己的蛻皮期。
每個人都在品味著生活、事業及情感帶來的酸甜苦辣。比如各種孤獨,當你需要自己撐起一片天的時候,猶如荒原求生的恐懼和孤單。在飄雪的夜晚,人行道上的腳印已被新雪填平,突然想皮一下,彎腰團起一個雪球,卻不知道該投向誰,雙眼迷茫,任由雪球失望地從手里滑落在地。此時孤獨便像一副冰冷的盔甲,不能脫掉它你就無法讓自己溫暖,又何能溫暖別人?而有些孤獨并不是自我封閉或缺少誰的陪伴,也可以是一種積極的生活狀態,那就是用常人不能堅持的自律來實現自己的人生超越,執著會讓這種孤獨變成一種享受,逐漸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起來,這種執著難道不就是蛻皮的過程嗎?
馬克思曾說過:一個人應該活潑而守紀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魯莽,倔強而有原則,熱情而不沖動,樂觀而不盲目。在懵懂年少的歲月里,曾忘情地揮霍無知,不可一世的魯莽,自以為是的倔強,比比皆是的沖動和是也不是的彷徨……當時光的轉盤不停流轉,少年的單純會被生活掀起的波瀾帶走,也許純粹還在,但心智已無法還原,自己還是自己,但已不是原來的自己。再次站在人生的每一個十字路口,就再也不會像拋硬幣般的去選擇,因為曾經跋山涉水的雙腳會明白該邁向何方,這便是經驗。
每種果實在成熟前都帶有酸澀,每個人在成熟前都要經歷苦痛:褪去孤獨使自己變得溫暖,放棄偏執使自己變得豁達;沖動后遇到懲罰會讓自己學會克制,拿起是種負擔的時候就學會了放下;當眼淚腌在心里找不出流下來的理由時,自己已經變得堅強,當懂得愛別人就是愛自己的道理后,自己便已長大 ……
《童夢奇緣》里有句經典臺詞: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哪怕生命只剩下一天,也要好好活!是的,每個人都在享受著自己的單程生命之旅,而在你我的成長簿上,筆墨最重的也許就是一個個的“蛻皮”記憶。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