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江河里行船,或停泊或行動,或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除此之外還有別的狀態嗎?答曰:沒有。停泊意味著休養生息,行動就意味著就要么順流而下要么逆流而上。人們常常把順流而下的狀態比作順境,把逆流而上的狀態比作逆境。
之所以有如此的比擬,是因為人生前行的途徑不外兩條,一條是客觀世界里具體的生活路,一條是內心形而上的路,兩者一而二、二而一。如果生活里失意、事業上失敗,投射在內心便是坎坷。如果陷入了一種困難重重、進退失據的狀態,那就是困境。有人在困境中反而迎著諸般困難而行,勇于拼搏,這樣的人生狀態就是逆境。相反,客觀世界里的諸事順遂,不需怎么努力都能成功,怎么想怎么成,那就是順境了。人于順境中,會覺得道路寬闊平坦,如一馬平川,一覽無余,可以望見前途,未來一片光明。在困境中,道路則顯得崎嶇不平,充滿坎坷,尤其絕望之際,人生之路就如羊腸蝸角那般狹窄逼瑟,有寸步難行之感。講到此,我們就會明白,人生無論什么境況其實都是心境,心境的寬窄就是人生道路的寬窄,寬窄是心感。
路,確有寬窄。然而,決定行路難易的不僅僅是寬窄維度,還有坡度、平整度、軟硬度等。還有行路者自身力量、智慧、狀態等因素。這寬窄度、平整度、坡度、軟硬度構成前行的難度,力量、智慧和狀態就構成人生舟車的性能。大多情況下,外在的難度我們一毫一分也動不了,我們能改進的只有自我的性能。
力量表現為我們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訓練增進獲得一些能力;智慧,表現為我們可以理智選擇、合宜規劃目標、路徑,可以決定是巧取還是強攻、是速戰速決還是打一場持久戰。狀態好比一口刀的鋒刃,是利是鈍,是剛是韌,決定力量大小的施與,決定智慧的發揮。他們的組合起來與外在客觀境況相互作用,決定著最后的結果。
改變內在,人有這樣的主觀能動精神,可以給自己一片天空、一抹微笑、一盞心燈,一曲絲弦。給自己一片天空,總是保有自我的空間,在里面能從容飛翔。給自己一抹微笑,總是保持一個好心態,積極進取。給自己一盞心燈,能隨時反觀自照,保持正確的自我認知,清醒地進取。給自己一曲絲弦,提升自我境界和價值,追求不再是低俗,里面充滿雅趣、詩情、畫意。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處處坎坷。應如哲人所描述的“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有寬闊大路也有羊腸小徑。“人生寬處,是順風揚帆,是乘風破浪,要把握自己的寬處,充分發揮潛能,瀟灑自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請記住“得志當為天下雨,立身需有古人風”,不可得意忘形,獨享得意。”“人生窄處,如逆水行舟,如絕壁攀援,窄處雖窄,卻是到達理想境界的通徑,人言“曲徑通幽”,我云“柳暗花明”,行至窄處,何不放下心中的糾纏,借此修身養性,重修自我?清醒中知不足,咬定青山,持之以恒,人生航船終將抵達幸福彼岸。”
無論寬窄,關鍵在于把握。運用你的智慧、能力,輔以好的心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緊盯目標,開拓進取。你的智慧、能力和心態,就是你這些年來學習、訓練、修養的積累,一旦你決定上路,該是你把它們全盤托出,盡力施展、發揮的時候。
人生路不是指直的,充滿曲折;不是平的,充滿坎坷;時而平坦,時而陡峭;有時考驗著人的智慧,有時考驗人的力量,有時考驗人的心態。所謂把握人生,說的就是把握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態度。智慧應如水,有隨形取勢的靈活;力量當如山,能頂起一方天;態度應如大地般沉穩平實。唯如此人生才有大把握。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庸常之人,不消說有大把握。總要有小的把握,把生活安排妥帖一些,是否也應有練就一兩項過硬之處?
人生是一趟長程游旅,沿途風景無限。有奇景、盛景,也有常景、微景;不管怎樣景致,都足可欣賞。即使景色平庸,如果有詩人意趣,藝術家情懷,也能詠出佳句,創出佳作。蕓蕓大眾,不是詩人、藝術家,卻不可以缺少欣賞的眼光,因為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乏發現,而美是生活的作料,人生的顏料,人生滋味如何、色彩怎樣全靠它當家。
人是宇宙之子,人生是時空之旅。人生天地間,頭頂蒼天足踏大地,成為萬物之靈,在于人的精神是自由的。人雖之所以局限于生存的環境,那是因為人以路的寬窄邊界界定心境的邊界,認為路外非路、路外無路,豈知心境無界,“上窮碧落下黃泉”,“扶搖直上九萬里”。有道是天無涯水無邊。跳出圈子得大自在。
“以平和的態度去迎接生命的全過程,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路途的風風雨雨,”心境“寬處窄處,皆是自在人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