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覺得生活無趣,無聊,無所事事?
你是否覺得人生空洞,空虛,空空如也?
你是否覺得每天單一,單調,單向循環?
你是否覺得生命死板、死結、死氣沉沉?
很多人希望人生變得精彩多姿,變得與眾不同。
很多人希望自己活得牛逼閃閃,照亮人生。
可是怎樣就叫活得牛逼呢?
有人說,牛逼就是活出自我。(“別人再好,也是別人。自己再不堪,也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只要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一生足矣”)。
有人說,牛逼就是勇敢面對。(“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有人說,牛逼就是獲取成功。(“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有人說,牛逼就是精益求精。(“就算到了我這個年紀,工作了數十年,我仍然不認為自己已臻至善,但我每天依然感到欣喜,我就是愛捏壽司,這就是職人的精神”。)
有人說,牛逼就是實現夢想。(“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每個人都可以給出不同的注解。
我的理解是,牛逼的人生可以構建成一種系統的模式。這個模式可以概括為:多檔期切換,多項目協同,多劇本體驗,多價值傳遞。
多檔期切換
----明星的日程安排叫檔期,普通人的日程安排叫任務清單。前一種是各種場景的Show,后一種是各種苦逼地應對。之所以你只有任務沒有檔期,是因為你沒有把自己當成明星,沒有把自己當成主角。當你意識到用明星的狀態去對待自己人生的時候,也便有了檔期,因為你成為了你人生大戲的主角,因為你的角色無可替代,所以你沒有替身,需要完全靠你在每一個檔期都自信滿滿,優雅示人。
----明星因為聚光燈的照射,為了每一個鏡頭都能呈現最好的狀態,在檔期中一定是高度專注的。而專注本身又是取得成就和獲得幸福的必備要素。《陳丹青音樂筆記》中有一個關于“一天作畫多少時間的回答”很觸動人心:“有時候,我在街上散步,看到相貌奇特之男女,或是莊嚴宏偉之建筑,或是一花一草一木,不自覺地就把手放進褲兜里,默默臨摹。我已經分不清自己什么時候在畫畫,什么時候不畫畫。所以無法回答你的問題。“專注于每一個當下,即使達不到所謂的心流體驗高峰,也會讓人心里變得安靜,因為投入在某一個檔期中,也便會忘了外界的喧鬧,人情的紛擾,時間的流逝。“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這個檔期只屬于你,你就是這個檔期的明星。
----能者一定多勞,明星一定多產,所以一個明星不可能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只沉浸在某一個檔期中。這時候就需要在不同檔期中迅速切換角色,迅速投入到下一個檔期的能力。”三、二、一......"當場景到位,時間開始的時候,便需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這個檔期之中,工作中,我們把這種能力稱之為“即戰力”,生活上,我們把這種能力稱之為“投入度”,善于在不同檔期切換的能力,我們把它稱之為“無縫連接”。
多項目協同
----有期限的,需要多個步驟才能完成的,皆可稱之為項目。一個人一個月可以做4-5個項目,也可以一個人做20個項目,除了取決于可控的時間,個人的能力外,更關鍵的是項目與項目之間是否有協同性。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A項目是旅游、B項目是寫作、C項目是讀書。那么旅游期間可以在路上讀書,并且將旅游的體驗和讀書的感悟作為寫作的素材。這樣本來是A+B+C的三個項目,就變成了(A*B*C)的一個項目,利用最少的時間完成了最多的項目。也正因為要使得寫作這個項目完成地更好,旅游期間就會積極主動地積累素材,讀書的時候就會認真體悟文字的精華,同時促進另外兩個項目完成得更好。
----多項目是否能并行,還取決于對不同項目的管理水平。哪些項目是需要親力親為的?哪些項目是需要參與關鍵的節點即可?哪些項目是完全可以委托給他人的?哪些項目只需要參與其中的一個點即可?哪些項目是需要和其他人共同完成的?理清楚以上問題,就會理解一個人同時并行多個項目并不難,因為不同的項目所需要的參與度并不一樣。最理想的狀態是,只留下思考性的工作由自己去做,其它常規性、流程性的工作靠內部系統自動解決,外部系統承包解決。
----高水平的協同意味著你目前做的事情有意或者無意成為了另外一個組織或個人的一部分。有意的:比如你擅長數據挖掘,每天都在研究數據挖掘技術,這個技術剛好被另外一個公司看重,希望你能在閑暇時間去把每天的工作作為案例去做培訓。于是你每天做的事情就不僅僅是工作,還成為其它公司所需要的產品。那么你在做一件事的同時,除了為自己的組織創造價值,也在為另一個公司提供有價值的產品。無意的:因為你某方面的重要性,你成為了另外一個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組成,可能是親情關系上的你儂我儂,也可能純粹是精神層面的精神導師。
多劇本體驗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書,那你希望這本書呈現出怎樣的內容呢。如果你發現一本書中總是那么幾個人物出來進去、每個章節的情節都重復單調,翻來覆去就是那么多事情,那么這樣的書肯定讀之無味。如果你發現一本書中主線眾多、分支龐雜、人物生動、劇情起伏,那么這樣的書一定會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再厚的書也有翻完的時候,再金光四射的主角也有謝幕的時候,再牛逼的人生也有化為土灰的時候。這么短的生命,只在一種劇本里活著,實在辜負生命。人的大腦在20歲左右的時候就基本發育成熟了,在成熟之后生命還可以健康地維持幾十年,這幾十年是老天爺讓你用最完美的狀態感受世界的,暗示人們不要長時間地待在“舒適區”。用體驗劇本的心態感受不同的場景,體會自己在不同場景中所扮演的角色,編排屬于自己不同篇章的劇情,就會發現每一天都很重要。
----體驗多個劇本,有兩個方法。一個方法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他人的劇本之中,勇敢地與這個世界去做鏈接,在生命的各種不同點創造不同的可能。另一個方法是為自己的生活尋找多個不同的主題,根據主題去構建不同的主題圈,這個主題可能是興趣,可能是夢想,可能是技能,whatever,自己去創建屬于自己的多個劇本。
多價值傳遞
----一個人若想牛逼,就絕無可能單打獨斗。可是你想與人合作,就得先想好拿什么與社會進行價值交換。簡單來說,你得先創造價值,然后去想怎樣將價值傳遞出去。創造價值很重要,但是更重要地還在于價值如何傳遞。一個做一次性價值創造一次性價值傳遞事情的人,和一個做一次性價值創造,卻能實現價值多次傳遞的人,所具備的能量是完全不一樣的。什么是一次價值創造,多次價值傳遞?比如:置一所房產,可以通過租金的方式多次傳遞價值;寫一本書,可以通過無限量發行多次傳遞價值;講一門課,可以通過多個受眾傳遞知識的價值;做一個好人,可以通過行善積德,將正能量傳遞給多個人。
----做到多價值傳遞,就要徹底想明白一點,你做的事情,做的產品,講的觀點,寫的文字,必須具備多次傳遞的基本可能。這也就意味著,不能用渾渾噩噩的態度敷衍人生,不能用草草率率的工作應付老板,不能用隨隨便便的承諾對待朋友,因為正向的價值可以多次傳遞,而負面的價值同樣可以多次傳遞,而且傳遞得比正向價值快得多。
----許多偉人先賢早已不在,可我們同樣在通過他們的文字、詩篇感受著思想的力量,通過圖片、事跡感受著行動的力量,他們雖然只活了一生,但是創造的價值卻實現了在數代人之間的傳遞。我們看各路教堂廟宇前的虔誠眾生,長時間的、自愿的供奉自己的信仰,或許就能更深刻地從多價值傳遞的角度理解神之所以成為神的原因。
用明星的心態面對多檔期的切換、用項目總監的能力管理多項目的協同、用探險家的精神體驗多劇本的精彩,用企業家的思維構建多價值的傳遞,這便是我理解的牛逼人生模式。
總之,
人生有欲,牛逼可期;人生無欲,萬籟俱寂。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