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朋友中,有堅持清晨5點鐘早起的,有堅持每天跑步的,有非常守時守約的,也有以上事件全部都做到的。大家說起他們的時候,往往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自律。
自律是什么?就是自覺遵守紀律,做有益于自己的事情,對自己的行為形成內在的約束力。同時,避免做一些對自己不好,不講紀律的事情,比如說不守時、作息不正常、過于放縱自己的欲望等等。
那么怎么樣形成自律呢?速成的自律是不存在的,操練是自律的關鍵。
上帝給了我們令人驚訝的能力,我們稱它為習慣,習慣可以用在好的地方,也可以用在壞的地方,用在好的地方,那就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靈魂得到成長。
要養成習慣,通常需要至少三周的每天正常的操練,才能使人對一個新的操作覺得適應,再加上三周的時間,這個操作就可以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對我們接受操練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我們成為自己感受的奴隸。
我們往往會認同自己的惰性和陋習,認為那就是人的本性,不需要去克服,甚至現在中國也形成了一種懶人經濟。他們會認同一點,那就是要無比地關注自己的感受,跟著我們自己的感受來走,追求輕松和享受,而放棄勤奮和付出。
即使我們已經有了水桶腰,我們也不愿意邁開步子出去跑步,因為怕累;即使我們遲到早退要被罰錢,仍諸多借口,屢教不改;在家的時候,什么家務也不干,樂滋滋地刷朋友圈刷到深夜,沉浸其中不知疲倦。這都是自律的反面例子,而通過自律獲得人生成就的也很多,例如趁早的創始人王瀟,又比如組織語音寫作的簡書作者劍飛。
既然操練可以形成好的習慣,引導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去操練呢?筆者有幾個建議。
第一,我們可以做好一個21天的每天3件事的計劃,在這三件事上去操練自己。
比如說你計劃靈修、讀書、早睡早起、運動等等。把這幾件事記在本子上,每天只要完成了就打一個勾。
當然你也可以借助一些app或公眾號。比如朝夕日歷,可以為每天的早起打卡;悅跑圈可以記錄你的跑步數據;fittime,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健身的視頻并讓你在上面打卡;完成這些以后你可以上微信號——趁早星球去打卡并贏得積分。據說連續21天為同一件事打卡會有獎勵。這些公眾號或者軟件還有一個吸引力,是你打卡以后可以分享到朋友圈,這樣的話你會贏得更大的精神上的動力,因為大家都在看著你進步。建議把鍛煉放在每日要完成的事項中,因為身體是一切的基礎。
第二,你可以尋求一些同伴和你一起做這些事情,既起到監督的作用也起到互相影響、互相鼓勵的作用。
比如要進行靈修的話,你可以找到和你一起靈修的同伴;喜歡讀書的你,你可以找個讀書打卡群每天打卡;喜歡運動的你可以在軟件里面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運動的朋友,和他們一起相互鼓勵。寫作的話也有一些寫作群。最近我參加了簡友劍飛在為知筆記上組織的語音寫作群,要求每日語音寫作,否則要被踢出,這很好地約束了我,讓我無論身處何地,都想著每天不中斷地去完成語音寫作任務。
我也比較推薦去趁早的群里面去打卡,這是一個提倡自律的社群,你可以對所有與成長相關的事項打卡,也可以感受到很多的正能量。當你結識了越來越多正能量并且自律的朋友,和他們一道成長,你會有更大的自律的動力。
第三,養成復盤的習慣,每天去檢查自己計劃完成的情況。每21天或一個月總結一次。
簡單的說,就是要形成PDCA的這種閉環式的管理,計劃、執行丶檢查,再采取行動,對不恰當的地方做出改正。
如果你能堅持,21天以后,你會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你可能形成了習慣,可能在技能上得到了提升,可能擁有了健康的身體,總之,你被煥新了。
我的21天計劃已經開始了,你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