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見面,第一句必然是:“最近忙不忙?”“忙!忙死了!”回答很多是這樣的。
忙好不好?好!要生活,要工作,要出成績,哪能不忙?忙,說明工作有起色,領導正重用,家里大小事情也離不開,日子過得很充實。我不敢茍同一些文章片面鼓吹那些世外桃源式的休閑生活,那只是富得流油者的行當。對于大部分人,小至謀生混吃、養兒敬老,大到干事創業、履職勤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哪能不忙?
但“忙”不等于“滿”,不必讓“忙”填滿每天每時每分每秒;充實也不等于生活的每一個空間都塞得不留余地。忙要忙得得法,忙得有序,忙得條理。外國不少總統工作再忙,都有度假習慣。總統能安排的,難道我們就安排不出來?
如何忙而不滿,實而不塞?有識之士的借鑒做法是:
坦然放下。放下,是佛教的誨導,又是做人的智慧。當然,事業、工作、生活、家庭、婚姻等很多大事情是不能放下的,反而必須拿起來,拿得起。但人的一生,又有不少事情是不必在乎的,而且是必須清空的。該放下的放下,才能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幸福。譬如,追名、逐利、虛榮、浮譽、懶惰、消極、抱怨、狹隘、患得患失、錙銖必較、以鄰為壑、爭權奪利……不放下這些攔路虎,就是有空閑,心能閑嗎?欲壑難填不懂知足也是陡然平添壓力的附加物。世上的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錢越多越想賺,職位越高越想升,名越大越想顯,總想追逐到“最”,馬不停蹄肩不卸膊,無休止無終點,能不天天加班熬夜?不放下它就只能放下生命。作家于娟患癌死于病榻前,對此就有很深體會。
合理放置。擺放好家里的物品令人舒適,擺放好工作生活的事同樣如此。時間的組合柜是有限的,不能不分良莠都往里塞。通過合理安排,每年每月每周乃至每天二十四個小時,什么時段做什么合適,都安排好,才能把緊緊巴巴變成輕輕松松。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冬瓜豆腐一鍋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亂打碎敲。即使是具體工作業務,也要分清輕重緩急、主次高低,善于把那些與大局關系不大的東西清理干凈,才能為自己騰出自由的空間。
大膽放手。要相信別人,有一句名言:“沒有你地球照樣轉。”老天爺自有它四時更替、春夏秋冬的規律。
舍得放棄。應付應酬、人情往來,常常讓人疲于奔命。這里有很多誘惑,吃一個飯局赴一個場面,看似簡單,卻往往尾大不掉,不少麻煩會跟隨而來,甚至有陷阱橫在面前。即使是正常的禮尚往來,多了也招架不了。因此要敢于說“不”,掛“免戰牌”。為什么說“不”也要敢于?就在于這是傷情面、撕臉皮的事,不容易做到,要考驗自己的勇氣。
一位香客拜見禪師,忘記帶禮物,不好意思地說:“我空手而來……”禪師說:“你就把它放下吧!”
一個老人對孩子說:“攥緊你的拳頭,告訴我有什么感覺?”孩子說:“有些累!”老人:“試著再用些力!”孩子:“更累了!有些憋氣。”老人:“那你就放開它!”孩子長出一氣:“輕松多了。”老人說:“當你感到累的時候,你攥得越緊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釋放許多!”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