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在電視上觀看了一個情感類的《真假丁克》節目,節目中講述的是關于母親對中國傳統延續香火的思想堅持與兒子兒媳對西方時髦丁克一族的思想堅持之間所發生的情感波折故事.這種公然挑戰傳統思想的作法漸漸地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比如時下鬧得沸沸揚揚的人體裸模蘇紫紫,學女性裝扮的偽娘等.這些都引起了廣大群眾的激烈討論.每個人在對待這些事件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看法,有自己的事非判斷,但毫無疑問地,做為本質地存在大自然中的人,所呈現出的這種個性,并且對這種個性的堅持,對這種實現自我價值觀念思想的堅持得勇氣是值得贊揚的,值得我們深思的!
個性在中國是不受歡迎的,尤其是在中國的制造業企業管理中.中國人所需要的就是共性,大家和氣成團,靠這種所謂的和氣營造的關系編織一個交際圈乃至社會圈.一個社會圈會排斥另一個社會圈,富人是富人的社會圈,窮人是窮人的社會圈,中產是中產的社會圈.如此下去,個性的生存空間小了,創新的思維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扼殺,中國的創新意識遠難趕超國外,而這種現象的產生,從某種程度上說,起源于西方與中國的歷史文化差異.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歷代皇帝以儒家思想統治中國.封建統治長達千年,由此可見封建統治思想根深蒂固.而西方從文藝復興時起,資產階級就開始宣傳“天賦人權、人人平等”的人權思想,并且寫入了憲法,因此為西方的人權意識打下堅實基礎.這種思想上源遠流長的差別,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21世紀后,隨著經濟、文化、科技的高速發展,西方思想的不斷滲透,必然與中國傳統的思想產生激烈的沖撞。中國企業在中國加入世貿后,與世界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為適應全球化經濟的需求,采用了西方的管理體系。比如近幾年來時興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SA8000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等。而這些體系進入中國的企業管理中,遭遇了異鄉的水土不服,80%的企業是在照本宣科,只有表皮而未有實質。這些體系難以執行,客觀原因之一就是來源于中國人的思想——中國人的管理思想。
中國人講究情面,講究關系,靠關系生存發展。所謂的以人為本,也只是掛羊頭賣狗肉,不會在企業中實實在在的去實行其內涵,也就是去鼓勵創新,注重員工的個性需要與發展。因此這些依據制度為根本的各種管理體系就難以實行到位。因為一旦實行到位,就必然會與情面、關系發生沖突。這是任何一家企業都沒有勇氣去面對的現實。
這幾年來本人一直從事這種推行與維護徒有其名的這種體系,剛開始的時候激情滿懷,斗志昂揚,天真地以為可以為企業創造一定的價值。可是這么多年來,我看到的價值就只有一紙文憑的證書,這也是企業看到的價值。我一直為此慚愧不止,為這么多年的堅持厭倦不已。如今,在不斷的成長學習中,我漸漸明白了其中的緣故,內心感到了釋懷。我們現在所要學會的,就是如何保持共性與個性的和諧發展?
人在這社會中存在,就不可能脫離群眾而生活,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要擁有共性,要懂得這個社會生存所需的法則——學習它、運用它,而要想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更難能可貴的就是要時刻堅持自己的個性,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趨,。這個性包括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堅持下去,最終你會找到快樂、找到人生持之以恒的樂趣!那么社會也會因此精彩紛呈!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