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整理電腦的時候,偶然看到早年下載的一部電影《翻滾吧!阿信》,因為很喜歡里面的主角,所以一直沒舍得刪,于是又點開來二刷。
正在拖地的老媽看到屏幕上的彭于晏,突然說了句,這體操運動員長得真帥!
她不知道的是,彭于晏并非專業的體操運動員,為了拍這部電影,他苦練了8個月,每天進行十余小時的體操練習,活生生把自己煉成了一個專業體操運動員。
電影上映后,奧運體操冠軍劉璇和陳一冰都忍不住為他點贊,他也因為這部片子,入圍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然而,彭于晏在工作上達到的成就,并非努力二字就能詮釋,而是源于幾十年如一日的自律習慣。
許多妹子被彭于晏的高顏值和六塊健碩的巧克力腹肌迷得神魂顛倒,卻不知道,她們的男神曾經也是個食欲旺盛的小胖墩。
小學時的彭于晏身高只有158cm,體重卻重達70kg。
這樣橫向增長的態勢一直保持到高三,彭于晏覺得,自己不能再胖了。
于是,他開始每天刻苦鍛煉,并瘋狂喜歡上籃球運動,后來他停止了橫向增長,開始豎向增長到182cm的大高個。
再后來,工作以后為了接到好劇本,不論多忙,他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健身數小時,食欲更是嚴格控制。
他坦言,自己是易胖體質,為了節食,十多年不曾吃飽過,也幾乎忘記了糖是什么滋味。
我以前常常想,一個人的容貌是一開始就注定的,還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來改變?
彭于晏的例子,回答了我心中的疑問。
只要練就深入骨髓的自律,你的容貌也會跟著改變。
02
蕭伯納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無論是學業、職場,還是個人生活,自律都是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那些不放任,不沉淪,擁有強悍自我主宰能力的人們,一定都有鐵一般的自律精神。
極致自律的體驗一開始肯定痛苦,也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只要把自律融入血液,變成習慣,每個人都將受益終生。
然而,很多人在走向自律的過程中屢屢受挫,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要養成好習慣、戒掉壞習慣,關鍵是專注于想做的事,而不是要戒掉的壞習慣。
如果你想戒掉暴飲暴食的習慣,就不要總想著吃,而是選一本好的營養書,學習規律飲食,并找一些讓自己想不起來的事做;
如果你想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就不要老想著“這太難了”,而應該多想想堅持運動給你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想讓自己無債一身輕,在你還清債務前,就不要老想著你為還債而必須努力戒掉的事,而是多憧憬當你從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債務中解脫出來的那種輕松、自在感。
一定要把思想集中在要做的事,而非厭惡的事上。多憧憬即將得到的回報,你就會開足馬力向目標進軍。
其次,好習慣的養成還必須認識到重復的重要性。
《好習慣,壞習慣》一書的作者梅爾說到:你的每一次行動都會在你的腦中形成思維定式,你做的次數越多,思維定式就越根深蒂固。
臺灣作家林清玄已經60歲,但仍然要求自己每天寫3000字,不為發表,只是練筆,他說寫字是個勻速前進的工作,不斷重復地積累,才能突破,他不會放縱自己。
所以,他的文字生命力很長。
因此,深到骨子里的自律,就是重復地堅持做正確的事。
03
問題來了,每天堅持做哪些事,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1).注意思想及言行
思想和語言是形成所有好習慣、改掉所有壞習慣的出發點。我們必須學會說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感覺到什么。
如果你優柔寡斷,就不要老說“我做決定很痛苦”,而是說“我行事果斷”,如果你想減肥,就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說“我管不住自己的嘴,一旦吃上就停不下來”,堅持說自己現在怎樣,那就會永遠這樣。
因為語言是行為的先導,人們所想所說的,尤其是經常想、經常說的事,會在心中留下印記。
打個比方,計算機只能提供我們預先輸入進去的信息,人們的心靈也只能按其記憶來提供信息。
如果不喜歡計算機提供的結果,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更換一個新的程序。
如果你不喜歡壞習慣帶來的結果,就應該打破舊有的模式,重新書寫已經輸入心靈的東西。
2).決斷
有人曾做過一個調查:將2500位遭受失敗的男女加以分析,結果發現:“猶豫不決”在失敗的31項重大因素中,名列前茅。
可見,培養決斷的習慣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許多人無法決斷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犯錯。所以他們永遠試圖去決定,但從不行動。
然而,檢驗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的唯一途徑就是,邁開腳步、勇敢行動,在實踐中接受檢驗。
要想永遠正確就是高估了自己。雖然失誤不過是暫時打擊了我們的驕傲,但猶豫不決將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更加無法估量。
羅斯福曾說:“在任何一個決定的時刻,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是對的事情,其次是錯的事情,最差的是什么都不做。”
3).追求卓越
卓越和完美不一樣,絕大多數拖延癥患者都是完美主義者,因為被迫達到完美,但又害怕達不到,因此屢屢拖延耽誤。
但是,人無完人,我們不能事事盡善盡美。在做任何事的時候,我們應該抱著追求卓越的態度和愿望來盡可能做到最好,然后相信,余下的自有辦法。
埃德溫·布利斯說過:“追求卓越讓人滿足,促人健康。追求完美卻讓人飽受挫折、神經過敏,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所謂卓越,就是將平凡之事以不凡之法完成。
意大利提琴制作師安東尼奧,在小提琴制作上一直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在作品沒有達到人類技藝和努力所能達到的最高程度之前,他店鋪里生產的任何一件樂器都不可以對外出售。
對卓越的執著追求,使安東尼奧得到了這樣的回報:迄今為止,他的琴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做那個最好的自己,不妨每天做出一些小改變。
比如,在超市購物的時候,你把一樣東西放進購物車,后來發現自己并不需要時,應將東西放回原處,而不是隨手一丟就抬腿走人;入住酒店退房前,應該盡量使房間的整潔度和入住前一樣,而不是留下一片狼藉。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莫過于每天堅持做這3件小事,這也是每個精英的標配習慣。
很多人沒有把習慣太當回事,但是一說到命運,就會下意識地正襟危坐、神色凝重、思慮重重。
重視命運無可厚非,但有一個淺顯又實用的道理是:言辭會促成行動,行動會成為習慣,習慣決定了性格,性格會決定命運。
真正讓人變好的選擇,都不會太舒服。對自己狠一點,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