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壞人,只不過沒有被揭露出來罷了,對于這個世界我們有很多無奈,既然改變不了這個世界,那么我們就改變自己吧,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說的是什么吧。
1
先是各大P2P理財平臺相繼暴雷,數千萬投友傾家蕩產,讓人心頭一震。
10天后,國內長生生物、武漢生物“疫苗造假”,又讓無數幼兒慘遭不測。
如今,公益圈、媒體圈、公知圈再一次挑戰人類的底線,多名女子實名舉報曾被猥褻、性侵 ,性騷擾。其公布的名單有:
著名媒體人:章文、馮永鋒、朱長振
公益人:袁天鵬、雷闖、鄧飛
高校教授:謝倫燦、趙秉志
《章文,停止你的侵害》,《我曾被大河報記者朱長振試圖性侵》更是刷爆朋友圈。
民眾憤怒了,難以想象金字塔尖的人也會作出這樣泯滅人性的事。一時間“Metoo”運動達到高潮,越來越多人勇敢發聲,誓死捍衛自己的權利。
章文被舉報,蔣方舟、易小荷怒斥章文性侵是慣犯。
這一切就像驚雷,讓人如夢初醒。
2
回到這一切的最初,7月23日,一篇“億有公益”創始人雷闖性侵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女孩稱三年前,志愿參與雷闖舉辦的“益行去北京”活動,期間多次被騷擾、性侵(發生非自愿性關系),此后患上重度抑郁癥。
此事立刻引發萬千關注,在記者的參訪中,雷闖性侵的不止一個女孩。
暴雷后,雷闖承認性侵,但立刻說處于“男女關系”,不認為自己做了太多過分的事。對此,網友直呼:在女孩不樂意的情況下強迫性行為,不管是不是男友,都算強奸。請不要再用慈善公益做這些惡心事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兩天后,性質更惡劣的章文性侵被爆。受害女孩稱“2018年5月15日,我被章文強奸”。
章文何許人?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學碩士,知名媒體人、時事評論員。中國百大公共知識分子,美國國務院國際訪問者,多家媒體專欄作家。
這一次性侵細節被曝出,章文卻回應:
這一套說辭可謂“蕩婦羞辱”的最佳體現。
“蔣方舟、易小荷在聚會上都會喝酒。”
蔣方舟一直單身,有眾多男友,易小荷,離過婚,經常出現在酒局上。”
意思就是這樣的女生都不是好人,自己不檢點說的話還能信?
我們來看看章文的邏輯,“交過很多男朋友,還和已婚的在一起”這肯定不是好女孩。“聚會都會喝酒,經常出現在酒局”這肯定就是那種愛玩的女人了。
這些邏輯像不像“那女孩穿得那么騷,肯定想被睡”,“抽煙喝酒交男友,肯定很隨便”,“她們是蕩婦,理所應當被人性侵!肯定很多人上過,我只是踩雷的那一個“。
可笑嗎?一個高級公知份子以此類言語羞辱女性,試圖開脫。
據稱他上過100多個女孩,性騷擾無數少女,他做學術寫報告,為自己營造有公信力的形象,這樣的人到了最后還說人家損害他的名譽。
果然,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3
不知道性侵的人有沒有想過那些被他傷害的人,此后的人生會有多黑暗。
就像患重度抑郁的女孩,這樣的女孩不止一個。
一年前的4月27日,臺北暴雨。
凌晨3點,26歲的作家林奕含在松山區家中自縊身亡。自殺前,她給大學好友發去信息「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 「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奸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p>
林奕含自此結束了長達10年的抑郁癥。
后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人們才知道,這本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小說,一部關于女孩子愛上誘奸犯的故事,折磨、摧毀了林奕含的一生。
她被家教老師長期性侵、誘奸。書中的三個女主角,思琪、曉奇、怡婷等人,都是林奕含一人的親身遭遇。
她的書里對性侵者這樣描述:
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我們沒有做不對的事情,這是兩個互相喜歡的人能做的最極致的事情,你不可以生我的氣。你不知道我花了多大的勇氣才走到這一步。
很多人說,看著就心痛。
4
林奕含用這樣的方式為我們展示性侵的傷害。
當她逝世一年,這個世界變好了嗎?
我們在網上看到100個被性侵女孩的真實故事。
第一個女孩
“我第一次差點被人性侵是地鐵站。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樣穿著下班,走進人高峰的地鐵站可能因為太擁擠,我感覺有人貼近我的耳朵,手不斷摸索。我當時嚇壞了。以為是人多帶來的錯覺,但后來覺得不對,有人試圖猥褻我,我熬到一個地鐵站,拼了命地擠出去,當雙腳落地的瞬間,沒有人知道我有多怕,我的腳有多顫抖,我連那個人是誰都不知道。”
第二個女孩
“我在公交車上被人性騷擾,那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記憶。那一天我坐公車頭的位子上,有一個打扮正常的男人靠近我,開始我一只手撐著臉側睡,隨著公車的搖晃,我總感覺有東西在敲打膝蓋,微微睜開眼,就看到一個男人穿著運動褲有個巨大的東西凸起,而那一塊不斷摩擦我的膝蓋!我不敢說不敢動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但我好像發現他真的在摩擦后來終于熬過了,我下車就發朋友圈說公交車遇到了變態。”
第三個女孩
“我在路上被人尾隨性騷擾。路人走著一個陌生男人就突然把手伸過來要抓我的臉。我當時真的差點要嚇。懵。 逼。了。這種電視劇里看到過場景!后來我一路走回家,期間多次回頭,就看到像剛才那個男人在跟蹤我,我一直跟男朋友打電話,我不知道,我走五步就回頭看,我男朋友說以后都打車回家說他報銷,我真的很怕,很怕。”
第四個女孩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遭老師猥褻過。經過五年的抑郁康復治療才好轉?,F在寫每一個字都感到沉重,就像重新回到那片黑色的沼澤。媽媽一直不知道,那個年代,我的老師多次叫我們一些女生去辦公室以課后輔導和作業輔助為由,讓我們抓住他bo起的下體,讓我們脫褲子,當時的我非常討厭這些,總以為自己做錯了什么內心煎熬。后來我終于離開了那個學校,可那些惡心的回憶就像噩夢一樣纏上我,我不敢說不敢對任何人說直到生病。”
第五個女孩
“我上初中被班里的人性騷擾。我想每個班里都或多或少有幾個莫名其妙被人討厭的女生吧。當時班里的說我不干凈說我在外面亂搞甚至傳出碰一下我就會得性病這樣的話,還說200塊就能包我一晚上。我的書經常莫名其妙丟失,我的飯盒會被人扔進垃圾桶,我買的零食也會莫名丟失散落在地上。我被人欺負,騷擾,那些男生像看笑話一樣對我開玩笑說喜歡我想跟我交往,問我多少錢一晚上。我的老師知道,看在眼里,我當時抑郁哭了很久想自殺。我不知道我到底做錯了什么,就這樣被人傷害。后來盡管離開學校,我還是患上嚴重的社交障礙。”
第六個女孩
“我被補習班的老師性侵,就像林奕含一樣,當時我偏科,媽媽請來老師,開始很規矩,到了后來總是莫名讓我坐在他腿上,拿手摸我的頭,肩膀,只記得當時有個東西一直在摩擦在頂我,我跟媽媽說,媽媽很吃驚說我想多了,我很怕,跟媽媽說疼,不想再上課。后來我媽和我坐到一起,這樣的情況才好轉。再后來我長大了,很拒絕男人碰我的身體。”
第七個女孩
“我差點被我的室友性侵,是不是很可怕。我們是那個合租平臺認識的,他是男生我是女生,本來好好地住在兩個房里。也許是住久了,我很放心,那一天沒有鎖門,結果我睡著迷糊就感覺有人靠近我,當我有點清醒才發現我的室友竟在拉扯我的衣服,我一個激靈爬起來一腳把他踹下去,可能他當時也懵了,我第二天就搬房子了,他說他糊涂了其實是真的喜歡我,我只覺得是噩夢,再也不敢跟人合住。
第八個女孩
“13歲時,我初一,被生父誘奸、猥褻多年。我不知道用了多久才接受這樣的事情。目前我的媽媽已經跟他離婚,他真的一無是處,從小就喜歡拉著我做過分親昵的事。當時年紀太小,我還以為是對我特別疼愛,經常用臉貼近我,親我,有時舌頭舔我的嘴,喜歡幫我洗澡,喜歡洗我的內褲,寫下這些我都覺得很惡心。在我身體發育后,拿手捏我的胸,有一次喝醉了,竟然壓到我的身上,想要脫我內褲,說我內褲臟了幫我洗洗,然后不斷地用嘴咬我,我嚇哭了,奮力推開他,要不是我媽及時下班回家,我真的不知道要說什么了。我很怕很怕,心靈受到重創,我的爸爸竟然是這樣的人。”
第九個女孩
“我被繼父性侵了。上高中的時候我媽改嫁,繼父對我很好。原本我以為我又有了新的家庭,可一切只是我想象的美好。繼父對我做了常人難以忍受的事。繼父有一次說給我看個東西,就把我的頭按在了他的身上,那一瞬間就像溺水一樣呼吸不過來。我一直哭一直哭一直等到媽媽回來都在哭,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太多性觀念,我只是跟媽媽難以形容地說難受,我感覺自己很臟,很惡心。我的嘴里都有血。”
第十個男孩
“我知道這是一個女孩被性侵的年代,但我是個男孩我也被人性侵了。是我的繼母。繼父繼母到底是種怎樣的存在。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命運艱難。我的繼母,在我青春期剛成熟的時候喜歡穿暴露的衣服,時不時湊近我,總是想把我當孩子一樣親我吻我,我都很膩。后來發展到喜歡半夜上我的床,抱住我,拿手撫摸我的敏感部位,我真的不是寫小說,我真的被這樣的經歷嚇壞了。后來上了大學,我試圖與她脫離母子關系,靠自己走了出去,可我怎么也忘不了,每天都會鎖門,不想被陌生女人碰到。”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這樣的事。
每一個字讀起來,都讓人透不過氣。
“我們到底做錯了什么”
5
韓國電影《熔爐》拍出了校長老師虐待、性侵少年兒童。這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改變了韓國法律,推動了韓國在性暴力方面的立法。
可每一次看到那些性侵、性暴力的畫面,都如鯁在喉,這樣的事情不是在電影里,是在我們真實的生活里。
性侵和暴力發生在校園、家庭,社會,甚至是走在路上,坐在公交車上。
在性侵取證難的情況下,我們只能保護自己,竭盡全力保護自己,并勇敢地站起來,說出來。
鳳凰衛視《冷暖人生》的主編季業先生曾經在博客里寫下一段話:
“如果天空總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于墻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茍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
總有一些黑暗我們無法接觸,卻總是看到就心痛。我們不能改變,卻不能當作不知道,不能閉緊嘴,什么都不做。
希望有一天,《熔爐》不再被提起,希望那些受過傷害的人能走出來,就像從沒經歷過一樣,傷痛之后是刺破黑暗的光明。
希望我們的世界真的變好一點。
哪怕只是一點點,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活下去的希望。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