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看不到自己是幸福的。上天為了要使我們有“看見”自己擁有幸福的能力,就安排了各種失去的課程。
有則寓言,說一個富翁非常有錢,凡是可以用錢買得到的東西他都買來擁有享受。然而他還是覺得自己一點也不快樂不幸福,他很困惑。一天他突發奇想,將家中所有貴重物品、首飾、黃金、珠寶通通裝入一個大袋子中,開始去旅行。他決定只要誰可以告訴他幸福的方法,他就把整個袋子送給他。
他找了又找,問了又問,直到一個小村莊有位村民告訴他:“你應該去見一位大師,如果他也沒辦法,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也沒有人可以幫你了。”
終于見到了正在打坐的大師,富翁非常激動的說:“我只有一個目的,我一生的財產都在這袋子里,只要你能告訴我幸福的方法,袋子就是你的了。”這時天色已黑,夜已降臨。大師突然抓了富翁手上的袋子就往外跑了。
富翁一急又哭又叫的追著跑,畢竟是外地人不一會就跟丟了。富翁大哭道:我被騙了!嗚,我一生的心血啊!
最后大師跑了回來將袋子還給了他。富翁見到失而復得的袋子,立刻將其抱在懷里直說:太好了!這時大師問他:“你現在覺得幸福嗎?”“幸福,我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富翁答。大師笑說:“其實幸福就在你身邊,只是你對于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視之為理所當然,所以不覺得幸福。你欠缺的是一個失去的機會。如果失去了,你馬上就會知道你所擁有的有多重要。”
人性的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企盼得到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而對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卻不那么珍惜。只有在失去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東西時,才倍感它的珍貴與不可替代。
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你失去或缺乏某些東西時,你會念念不忘。然而一旦擁有了卻又容易忽視它甚至視而不見。比如戀愛,戀愛之初,對方的一通電話、一句問候、一份小禮物都會使你高興個許久。只是一旦關系確立或結婚,這一切將會消失或者變成理所當然。但是“理所當然”你有可能會珍惜嗎?
我們很少想到自己還擁有什么,對于失去的、欠缺的卻一直念念不忘。所以說,上天為了要使我們有看見的能力,藉由失去,讓人學習“看見”的能力——看見自己擁有的幸福。
為什么人們對已有的不珍惜,對沒得到的東西卻心馳向往?原因有三:
其一,人類的需要具有永不滿足的特征。舊的需要一旦滿足,新的需要立刻就產生。這是優點——它催人奮進,并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這也是缺點——它使得人們的心態常處于失衡狀態。
其二,人們通常傾向于看到已擁有東西的缺點,和未得到東西的優點。把得到的看著是尋常的、理所當然的;把得不到的看著是珍貴的、美好的。
其三,來自于人類生來具有的征服欲。人們太想“擁有”了,盡管他(或她)并不能消耗許多。“擁有”帶來的快感不是滿足實際需要,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征服感。
凡此種種,導致人們總認為碗里的飯菜味同嚼蠟,鍋里的東西味道鮮美。
隨著人們的成熟,隨著人們已得到東西的喪失,才會逐漸意識到曾經得到過的東西是多么的寶貴。武則天在年邁時對身邊的一個宮女說:“我愿意拿自己的全部權力與財富換取你的年輕。”
生活中總是有得有失,有時是出于個人的自主選擇,有時則是自己不得已的接受,不管怎樣,都要淡然面對。要多想想自己所擁有的,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感謝上蒼現在所給予我們的一切,細細品味其中的滋味,你的心態就會平衡,你的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