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為社會的一員,是要有修養的,沒有修養的人,在社會上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人。
人生活在社會上,不但要行使自己的權利,更重要的是要對社會承擔義務和責任,不然,人和動物會有什么區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嘛,這要靠自身的修養。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人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才會能夠成為一個具有真正意義上的人。
第一,要尊老愛幼。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明祖的傳統美德。老年人是社會的財富,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和閱歷,他們為社會奉獻了一生,我們今天的許多經驗和財富,就是從他們手里接過來的,他們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千萬不要把他們當成社會的累贅和報復。愛幼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的希望,人類要想生生不息的繁衍發展下去,就必須把下一代培養好,讓他們一代更比一代強。
第二,尊敬他人。人在社會上是應該受到尊敬的,尊敬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不要以為你在某一個方面比別人強,你就看不起別人,要知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在這一方面行,在別的方面不一定比別人行。社會是很公平的,不會把好事都讓你一個人占了。每個人只要付出努力,都會有成果,只不過大小而已。
第三,要善待同事。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心都是肉長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湊在一起,從事著某種共同的事業,肯定會有競爭的,有時競爭的有點殘酷。這是好事,不競爭社會就不會進步,人類就不會發展,同事之間,要在競爭中求發展,在競爭中相互促進。今天我競爭失敗了,還有明天,這次我競爭失敗了,還有下次,機會永遠送給那些善于用心把握的人。
第四,要心地寬廣。凡事不要往心里去,要想得開,生氣會傷身的,氣壞身子,劃不來,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遇到問題,我們為什么去鉆死牛角,為什么不知道退一步呢。
第五,要熱愛祖國。咱不去講什么大的套話,你生在這個國家里,你的老祖先都出生在這里,你就不能忘本,你就應該更好的建設這個國家,這沒有什么理由,因為這是你的家園。
第六,就是要有志向。有目標,才有動力,要向著一個目標向前奔。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精神就是靈魂,人要是沒了靈魂,就等于大海里的輪船沒有了航向,那是很危險的。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制定一個目標,不論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就向國家要制定“五年”規劃、“十年”規劃一樣,到了一定的時間,要返回頭來檢查檢查,看看自己實現得如何。實現不了不要緊,這里頭肯定有許多原因,是目標制定得太高了,還是自己努力不夠,可以再修改目標,只要努力了,就不后悔。
人生活在社會上,就要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那只有靠不斷地加強自身的修養。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