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多注意積累一些成功的人物素材,等到寫作文的時候就不愁沒有好例子啦。勵志人生小編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關于成功的人物素材,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成功的人物素材篇1:姚明
“小巨人”姚明剛到美國時,“大鯊魚”奧尼爾曾放話說:“要讓姚明嘗嘗我手肘的厲害。”美國記者就此問姚明。姚明回答說:“奧尼爾的手肘看上去有很多肉,撞人應該不會太疼。”姚明的幽默感讓美國人對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在電視直播火箭隊同灰熊隊的比賽時,前NBA球員、ABC電視網解說員斯蒂夫.科爾在提到姚明時使用了“支那人”一詞。在美國,“支那人”是一個侮辱性的稱呼。后來,科爾專門給姚明打電話,表示歉意。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起這件事,姚明笑笑說:“事情已經過去。科爾專門打電話給我,他道歉的態度可以用“誠惶誠恐”來形容。他顯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這個時候,我應該表現出自己的風度。
對此,有些記者表示不理解,認為科爾的話已經傷害到中國人的情感,希望姚明能夠給予還擊。姚明說:“據我所知,科爾在馬刺隊效力時,曾把法國隊友帕克稱呼為“法國人”(Frenchman),他可能以此類推,就把中國人喊成了“Chinaman”。既然他已經為此道歉,何必還苦苦追究呢,這樣的話,自己也活得很累啊。
姚明輕松地把一個可能引發爭端的事件,化解的風輕云淡。他的大度,贏得了無數球迷對他的尊重。火箭隊主帥范甘迪評論他說:“姚明是一個非常容易相處的家伙。”
關于成功的人物素材篇2:“勞力士”手表
1920xx年,在德國巴伐利亞的一座小城里,有位叫菲爾德的鐘表匠,他手表做得非常好,不但防水而且自動。
一個叫漢斯的鐘表商聽說了他的事,便想收購菲爾德的技術,可菲爾德卻一口回絕:“我是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追求的,我的理想是研制出一款世界上最好的手表。”
漢斯知道,一旦菲爾德在自己之前研制出那款手表,自己的公司將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怎么辦?只有搶在菲爾德之前研制出當時最好的手表,才是公司唯一的出路,但顯然菲爾德在技術上更勝一籌,要搶在他之前研制出那款手表談何容易?
就在苦無良策的時候,漢斯突然得到了一個消息:菲爾德在研制手表的同時,還兼做草帽生意。漢斯立即讓助手去向菲爾德定購草帽。
助手莫名其妙地問道:“您要的是他制表的技術,現在卻定購他的草帽,我不明白您為什么要這樣做。”
漢斯微笑著說:“如果出售草帽的利潤超過了一塊手表的價值,菲爾德還會費盡力氣去研制手表嗎?”
果然,菲爾德在收到草帽的定單后,決定將研制手表的事情暫時放一放,而先去趕制草帽。
就這樣,漢斯為自己盡快研制出手表并搶先上市贏得了時間。他給那款有著防水和自動功能的手表取名為“勞力士”。
當勞力士手表迅速地占領市場,并成為世界品牌后,漢斯才指著自家后院那一院子的草帽告訴菲爾德,那就是他的作品。
菲爾德這才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了。
關于成功的人物素材篇3:贏自己比贏別人重要
潘曉婷,職業臺球選手,被媒體譽為“9 球天后”。16歲即獲1998年“歐立歐杯”全國女子9球公開賽冠軍,其后又獲20xx年首屆亞 洲區“球王杯”男女9球混合賽冠軍和日本大阪第35屆世界女子9球公開賽冠軍、20xx年度世界女子9球“世界杯”季軍、20xx年全日本(9球)錦標賽女子組冠軍等獎項。
先忍受寂寞再當高手
性格決定命運。我就是個內向、安靜、骨子里要強的人,有人稱我為“寂寞高手”。
我小時候的理想是當個畫家。我3歲開始學畫,那時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鎖在家里,一鎖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靜靜地呆在家里畫畫,一畫也是一整天。從那時起,我就養成了獨處和靜思的習慣。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話難免要應酬,應酬就要進入嘈雜的公共場所和方方面面的人接觸,這樣既占用我練球的時間,也不符合我的個性。我一個人呆在家里看書、看搞笑碟片,吃點零食,偶爾陪媽媽逛街。壓力特別大的時候練練瑜伽,一個人靜靜地打坐,聽聽輕松的音樂減壓,就是我很享受的業余生活狀態。
現在想想,安靜的人真的很適合做職業臺球手,因為打臺球需要很專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質要特別穩定……而這些,我都具備。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說,先忍受寂寞,再當高手吧。好的心態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贏自己比贏別人更重要
前不久,我在美國打公開賽期間,和愛里森•費舍爾打的那場球,令我終生難忘。
我曾經和這個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交過兩次手,過往一勝一負的戰績,讓我在比賽中得以輕裝上陣。比賽進行到決勝盤8比8平時,局勢對我來說是有利的,可我沒把握好機會。再者,比賽主場在美國,美國人當然希望自己的選手能贏,所以在我擊關鍵一桿時,主辦方突然廣播通知,說觀眾可以換票離場了,結果有些觀眾就開始在場上走動,這種混亂的局面影響了我的情緒,我最終輸掉了本來可以勝利的比賽。
賽后,我沮喪極了!我跟愛里森這個世界排名第一的頂尖選手已較量到最后,但由于我的失誤,沒能戰勝自己的偶像,這是我無法原諒自己的。當晚,我徹底失眠。和父親通話時我說:“這場球,我會記一輩子!”睡不著的時候,我就重溫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在一望無際的沼澤里行走,但她卻迷路了。聰明的女孩沒有慌亂,而是沿著自己一路留下的腳印回到出發的地方,開始試走新的路線,最終,她離開了茫茫無際的大沼澤。這個故事再一次鞭策我,即使輸了一場比賽,只要能從中找到失誤和欠缺之處,總能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人不可能事事順利,一路走來,留下腳印,能找到來時的路就好。這件事之后,我思考過,也許,人能贏自己比贏別人要重要許多。
吃苦是為了做金字塔尖上的人
我的同行說過這樣的話:“潘曉婷能有今天的成績,在意料之中。”可能,他們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無法比擬的。
我15歲開始在父親的球館里練球,一呆就是4年。球館里有個小屋子,里面的一張單人床、一個衣柜就是我全部的財產。那4年里,父親給我做了硬性規定,每天練球8至12小時,沒有周末,一個禮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醫院打點滴,下午回到球館還是要補足當天的練球時間。
以前,家里經濟拮據,父親陪我到北京參加比賽,我們就從山東濟寧乘火車一路站到北京。在北京,因為沒錢,我和父親只能住18元錢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陰暗潮濕,推門就能聞到刺鼻的霉味兒。第一次拿了全國冠軍,獎金只有4000元,為了能細水長流,我和父親在全聚德只點了半份烤鴨。看著那半份香氣撲鼻的烤鴨,我卻痛哭不止。所有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為,我15歲開始摸球桿時,父親就說過,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犧牲更多。父親當過國家級的足球運動員、籃球裁判,后來改行當廚師,又被評為魯菜特一級廚師。父親希望我像他一樣,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為實現這樣的目標,人家練3個小時的球,我要多練好幾個小時,這樣才可能趕超別人。
所以,吃不了這份苦,受不了這份罪,趁早放棄,另謀出路;但是,一旦選擇了這條道,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準備。 就看人有沒有對苦難的耐受力, 耐受力強的人早晚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