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和職員的最大區別是什么?老板是企業的所有者,職員不是。
所以老板有歸屬感,有夢,而職員沒有。
老板不一定都能賺很多的錢,但是哪怕企業虧損,也是他自己的,你要讓他放棄,他還舍不得。母不嫌兒丑,再不乖的兒女,母親也會把他養著。實在養不起了,也有送人的,送的時候一定是心如刀絞,抱頭痛哭。
一個兒子,不管他未來是讀哈佛還是蹬三輪車,在母親心里,都寄托著無窮的夢想,所以他每考一個100,母親就會笑得合不攏嘴,盡管這個100分離哈佛的距離還有十萬八千里。
一個企業,不管未來成不成得了微軟,老板都會拼命地養它,每多賺1元錢,老板也會笑得合不攏嘴,盡管這一元錢對他的日常消費來說,有它不多,無它不少,但這是他事業大廈上的一匹磚,他會緊緊抱著,倍加呵護。真正的老板,再有錢也不會亂用,因為這是資本。
同樣是賺錢,職員的感覺就不一樣,一單生意做得再好,賺了也是給老板賺的,雖然他本人能夠提一些成,得一些獎勵,但那和事業無關。錢就是錢,錢多就可以多花,生活就更自在。
老板是一棵樹,扎根在企業。職員卻是樹葉,隨時可能飄落。
以前的國營企業,工人大多從學徒干到退休,甚至追悼會都是由單位給他召開,所以他有主人翁意識,至少有種歸屬感,雖然偶爾也發發牢騷,但心里是踏實的。
現在的企業,很少有職員能夠在一個地方做一輩子了,競爭激烈的行業,能夠做上三五年就已經不錯。所以短視,做一天算一天;所以勢利,給多少錢干多少活。
是他們愿意這樣嗎?不是。錢并不能代表一切,在基本生活能夠滿足的情況下,實現個人的價值,可能是一個人更大的夢想。國外企業在設計薪酬制度時,就很重視物質和非物質報酬的結合。除了基本薪資、津貼、加班補助、獎金以及利潤分享、股票認購權等直接薪酬外,還包括了保健計劃、非工作時間的給付,以及參與決策、承擔較大的責任、個人成長的機會以及較大的工作自由、活動的多元化豐富化等非物質報酬。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