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職場勵志文章激勵我們,一起來看看勵志人生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3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老板,并不是決定你工資的人
職場中,有不少人總是覺得自己的工資太少,抱怨老板太小氣,認為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其實,老板,并不是決定你工資的人!而是合理分配你收入的人!憑什么你的收入是老板在分配?因為老板每天的付出,是16小時!高層每天的付出,是12小時!中層每天的付出,是10小時!基層每天的付出,是8小時!這個世界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態。與其抱怨,不如埋頭實干,把埋怨的時間和心思全部用到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完全到位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中去,做一個不抱怨的踐行者。下面分享我兩個朋友的職場故事:
1、老吳是我幾年前認識的一個哥哥,馬上40歲了,目前在一家公司做編輯,所謂的編輯就是誰都可以做的整理稿件的工作。日復一日的做著重復的工作,一做就是5年,每年漲薪很少,我很好奇的問他:想過跳槽嗎?他跟我說:“我現在一把年紀了,到了別的地方還不如在這兒干呢。”聽完這句話我沉思了好久:一個人沒有競爭力,年紀大了的時候是多么的可怕,很可能就會被社會淘汰!然而老吳似乎還很滿意自己現在的工作,每天正常上下班,周末可以窩在家里看個電影,打個游戲,睡個懶覺;不出門交際,不出去旅游,不接觸新鮮的事物,不規劃自己的將來……長此以往,老吳會把自己最后一點的職場競爭力丟光,永遠做職場中那個可有可無的人了。
假如我是老板,來了兩個面試的,一個就像老吳一樣,勤勤懇懇每天都在做著毫無競爭力的工作;一個是職場新人,剛畢業的90后,沒有太多的工作經驗;我一定會選后者,跟職場“老油條”相比,90后的孩子工資低、能加班、腦子靈活,老板們當然也會這么想了。
2、茜茜是我大學時的同窗好友,性格外向、活潑。畢業后第一份工作就去做了策劃,最初她沒有挑剔公司,覺得自己能學到東西就好,半年后,她跳槽到一家不錯的廣告公司,月薪漲了一倍;一年后,她又跳槽到一家大型的網絡視頻公司;又過了一年,她被另外一個大型企業的給挖了過去,現在她的工資已經不能叫月薪而是年薪。我們畢業也就7年,她已經成為了部門華北區域的總監,手下帶著一批新人。有時候跟茜茜聊天,表達了我的羨慕之情,她說:現在自己的成績都歸功于當年自己的努力,總結起來就是三個詞:適應、突破、改變。
作為職場新人,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全身心的適應進去,茜茜說自己一開始都不會做PPT,利用周末的時間一遍遍的學習,終于學會了。剛做策劃那會,自己什么都不懂,于是下班以后的時間她都泡在咖啡廳里上網,看看別人做的成功的策劃方案,分析成功的點在哪里,學習別人的成功之道,從此她便可以自己完成一些策劃方案。
茜茜說,誰都想接觸大單,品牌策劃,但作為剛去單位不久的新人,領導不放心把大案子交到她的手上,于是她跟著公司的銷售人員去提案,去參加大型宣講,終于有機會她可以去講一次,心里還是很緊張的,為了克服自己的緊張,在出租車上她給出租車司機講了一遍自己的選題,后來上臺演講時,她一點兒也不緊張了。從那以后她開始接觸大的策劃方案了。就在這個時候,另一家大型的網絡媒體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因為平臺不一樣,需要改變的東西也很多,她克服了一次次的困難,最終做了華北區的總監。她說自己是個內心簡單的人,做策劃的時候不會想著成功或是不成功,贊揚或是謾罵,是金子,終會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職場中,不踏出第一步,永遠等不到理想的工作。很多剛畢業的朋友,畢業后就等著家里人給安排工作,也許自己并不喜歡那份工作,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試問能做好嗎?任何事情都是從零開始,重點是過程中你積累了什么:就像我的朋友茜茜,積累了豐富的職場經驗,以至于在一次次跳槽中拿到高薪。
其實,沒有錢、沒有經驗、沒有閱歷、沒有社會關系,這些都不可怕。沒有錢,可以通過辛勤勞動去賺;沒有經驗,可以通過實踐操作去總結;沒有閱歷,可以一步一步去積累;沒有社會關系,可以一點一點去編織。但是,沒有夢想、沒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讓人感到恐懼,很想逃避!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每天渾渾噩噩的度過,不知道自己做的什么,不知道自己追求的什么,那么工作的意義又在哪呢?
職場中,無論你是職場菜鳥,還是職場“老人”,都要抱著好的心態去工作,因為心態決定了成長的幅度,如果抱著(我才領多少薪水,干嘛要做那么多事)的心態,就喪失了鍛煉成長的大好機會,當然也會漸漸失去職場競爭力,也許有一天,你的工作真的會被機器人所代替!(目前在東莞長安鎮已經誕生了東莞首個無人工廠。)
所以不要抱怨自己的工資低,工作多,老板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多發你一分錢,你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所以不管什麼時候,什么待遇,首先你必須證明你的價值,然后一切紛至沓來!
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可能讓你瞬間丟掉工作的小細節
1.情商低
老板突然要筆寫時,遞出一支卡通筆
穿著喜歡的高跟鞋,高出同事一大截
老板來了還一直坐著不起身
掛電話快過上級
工作上喜歡爆粗口
2.工作態度差
不忙的時候跑去找人聊天聊很久
上班玩連連看還不消音
聊自己私事來套別人的私事
稍微事多就叫忙叫累
喜歡把事情放到最后一分鐘做
3.工作能力低
工作上的小毛病被指出后,從未改正
討論問題時,沒有自己的想法
不愿意更新自己的知識
只關心自己該做的,從不問公司其他業務
不停的抱怨公司這不好那不好,卻從不辭職
總是提出問題,又不想如何解決
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所謂的“錢多事少離家近”
先說一說“錢多”與“事兒少”。
外資企業的基本工資相對很多企業說,還算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加上我們的工資性質是銷售,所以,每個月還會有相應的績效工資。
工作一年后,我們的基本工資都按照公司的固定標準做了相應的上漲,基本工資的增加也就意味著績效工資的基數增加。由于公司品牌的影響力比較大,加上市場操作比較成功,再把經銷商關系處理好,訂單自然不在話下。所以,拿滿績效工資也并不是難事。
如此,每個月的工資對于我們這樣剛剛走入職場一年的小白來說,不可謂不多。如果再按照時薪來算的話,那就更高了,因為我們“事兒少”啊。
在工作一年后,我和幾位校友都可以單獨負責一個銷售片區,并且每個人負責管理自己所在區域的經銷商。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用像剛剛畢業時那樣,每天自己出去挨家挨戶地拜訪客戶了,我們就可以直接把每個月的銷售任務分配到經銷商的銷售團隊那里,他們負責來拜訪客戶,完成訂單即可。我們則負責理清經銷商的財務、督促經銷商團隊的實時銷售,偶爾再去檢查一下市場狀況,那段時間,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到3個小時。
其他的大把時間,我們在做什么呢?
沒事可做!
我們突然發現,職場并不是之前想像的那樣困難,錢也并不如想像中那么難掙,工作也并沒有預想中的辛苦,難道我們就這么快地步入了職場穩定期?
于是,我們有大把的時間用來消遣,逛街,上網,玩游戲;也有比較充裕的資金消費購物,畢竟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我們之前想買而不敢和不舍得買的東西;有時也會在離公司比較近的租來的公寓里聚餐喝酒。
現在想來,我一輩子怕是再也不會有機會過那樣的生活了。
可是,在這種“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工作中,除了沒有存下一分錢之外,更讓人感到可怕的是,我們越來越迷茫,越來越惶恐。
為什么呢?
我們都知道人有惰性,可是人同樣也有另外一種心理,當你看到別人在工作和學習中忙得熱火朝天,而自己卻無所事事時,你不僅不會感到很輕松,相反,你會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你會感覺到自己在浪費時間,你的內心會自責與焦慮。
在每天和每周的銷售會議上,聽到其他同事熱情而專業地談論著自己在市場中遇到的問題,競爭對手市場政策的分析以及自己對于工作的認知時,我只能很慚愧地在心里問自己,你特么在工作中學到了什么?這就是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了?
對比其他同事的工作,我才發現,事兒多事兒少完全在于自己的選擇。事兒少只能讓你滿足于現狀,事兒多卻能讓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與不斷成長。雖然現在大家擁有著同樣的工資待遇,可是未來你能否依然像別人那樣“錢多”,就真的很難說了。
同時,在那種“錢多”的工作條件下,我們幾個一分錢都沒能存下來,有的居然還有負債。因為我們感覺自己沒有付出多大的努力,工資待遇卻比很多同時畢業的同學要高,便理所當然地認為,錢來得挺容易嘛,哪有想像中那么難。
于是,我們便徹底打開了我們消費的潘多拉魔盒,太多之前在學校里沒接觸過的新鮮東西,太多之前讀書時買不起的貴重物品,太多之前校園里沒能體驗過的時尚消費等等,我們都要嘗試一番。
至于錢嘛,我們的想法自然是沒有了可以再掙,卻沒有絲毫的理財觀念。現在想來,真特么想打自己臉啊,好多東西我現在都不敢買了,剛畢業的時候卻敢毫無猶豫地消費,更是慢慢地養成了一種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這個習慣在后來花了很長時間才被漸漸地克制。所謂年少無知,大概說得就是我這種人吧。
所以,所謂“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工作,只要你愿意,你其實是可以選擇的,只不過對于初入職場的小白來說,這種工作狀態,不管是對于你的職業發展,還是你的理財觀念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不能清醒地認知,反而會起到反作用,阻礙你的職場甚至人生。
“錢多”是好事,但是“事兒少”可不行,兩者加在一起,那就是典型的“未老先衰”了。
你也許會說,很多企業的高管、股東等同樣看起來也是“錢多、事兒少”呀,可是,別人背后背負的壓力很大呀,那種壓力是你難以想像與承擔得起的。
職場和人生本來就是一次長跑,剛剛進入職場的時候,“錢少、事兒多”并不可怕,事兒多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投資,是為了久的將來自己能夠“錢多”;相反最可怕的是“事兒少”,因為那是對自己未來的嚴重透支,總有一天你是要償還的。如果能夠半途清醒自然是最好,千萬別等到某一天你需要償還時,自己卻已經沒有了那個能力。
以上就是勵志人生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有關工作的勵志文章3篇,希望大家能?喜?。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