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孚玉鎮大河組圩里組,一條宛如長蛇般的村村通水泥路穿山而過,越過田垅,伸向遠方的村落。在水泥路的左邊是茂密山林,下面是綠色田野,在山林與田野之間,一排排白色薄膜蔬菜大棚正鑲嵌其中,旁邊的搭建的豬舍正是大棚的“營養包”。
大棚內,碧綠的辣椒禾上掛滿了辣椒,壓彎了枝條,長勢喜人。
“我種植的辣椒已全面上市了,現在正采摘一批供應給附近的批發商和酒店。這些辣椒品質好,客戶反響還不錯。我采用的方式是每天采摘、按需供應,確保辣椒完全新鮮。”種植戶陳小紅正在大棚內采摘辣椒,不時地介紹他們的種植情況。
陳小紅本是隘口鄉村民,此前常年在外從事水電工安裝工作。為了方便照顧孩子的學業,他放棄了在外漂泊的工作,在朋友的引薦下,萌生了高效種植蔬菜的想法。2016年底,他在孚玉鎮大河村圩里成功流轉了數十畝基本農田,投資十幾萬元建成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實現周年循環使用的大棚設施,并率先通過大棚種植辣椒。
對他而言,通過大棚種植辣椒是完完全全的新事物,一點從業經驗都沒有。于是,他請來專業的師傅,從大棚基地建設、排給水設計、禾苗培育、病蟲防治等方面進行指導,自己則在背后跟著師傅邊學邊記,認真學習技術、積累經驗。通過不斷努力,他已基本掌握了現代設施農業種植技術,眼下十幾個大棚內辣椒苗茁壯成長、成功掛果。如今,每天清晨5點左右,陳小紅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好一天工作,根據客戶需求采摘辣椒,然后將新鮮辣椒配送到客戶手中。
“目前,大棚內種植的辣椒品種主要有泡椒和螺絲椒,通過大量使用農家肥,辣椒禾長得很結實,辣椒個頭長得很大,現已采摘銷售約2000斤了。”陳小紅指著大棚內辣椒盤算說。“一季下來,每個大棚約采摘1000斤,單棚預計收入可達3000元,效益有保障。”
據了解,該片土地此前常年種植水稻,土壤品質較為堅硬,為種植出綠色、健康、高品質的辣椒,出身農村的陳小紅玩起來旁門左道,”這里土質不太好,我種植的辣椒大量投放雞糞、羊糞、豬糞等農家肥,較少使用化肥,這樣可以完全保證辣椒的品質,讓市民吃上放心的有機蔬菜。”
現場可以看到,大棚旁邊的豬舍依山而建,豬舍側面是一個約4-5個平方大小的化糞池,這正是該大棚的農家肥儲備區,里面放滿了糞類發酵物。“目前,化糞池內雞糞、羊糞都是從周邊養殖戶采購過來的,需要發酵一段時間才能使用。”陳小紅這樣介紹。
“城里飯店多,餐廚泔水充足,后期將養幾頭豬,可以保障農家肥充足供應,這樣不僅節約了種植成本,一年算下來,養豬也能增加一些額外的收入,愿今年腰包鼓的更高。”陳小紅信心十足地說。
據了解,下一步,他將根據時令節氣,流轉種植各種蔬菜,保障全縣人民吃上安全放心、健康綠色的有機食品,更拓開了自己的致富路。
通過回收飯店餐廚泔水養豬,豬糞用于種植大棚蔬菜,有機蔬菜最后又回饋給市民的方式,這種集養殖、種殖于一體的高效農業發展模式,是生態農業發展之道,促進了產業健康發展。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