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500元起家,她承包荒山20xx畝。——題記
丁美桃的故事,要從一袋柑橘說起。1989年,丁美桃高中畢業,跑貨運的父親用100塊錢從四川買回幾袋柑橘,除去自己食用和送親朋外,還賣了150元。由此,丁美桃萌生了種水果的想法。
如花的年齡,丁美桃沒有像鄰家女孩一樣在父母面前撒嬌,而是揣著父親給的500元錢,承包了沾益縣20xx畝荒山。漫山遍野的荊棘,無數次扎破了她的雙手,她與雇傭的幾名工人一點點清理雜草,開山辟路。住的是簡易棚子,吃的水要到幾公里外去挑。為了節省開支,她不顧別人異樣的眼光,提著袋子到街上撿拾別人丟棄的桃核來育苗。一年后,她在20xx畝荒山上種下了梨樹、蘋果樹、桃樹、李子樹……荒山不荒,處處洋溢著春的氣息。
3年后,果園里的果樹掛果上市,丁美桃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丁美桃沒有被眼前的景象所滿足,20xx年她注冊了沾益縣龍源農家樂,投資建起了3.2萬平方米的聯體溫室大棚,種植觀賞瓜果,在曲靖做起了第一家觀光農業,年收入上千萬元。
瓶子里種苦瓜,她生產了苦瓜酒
“在瓶子里種苦瓜,這種想法在當時真有點異想天開。”說起苦瓜酒,丁美桃顯得有些激動。
一個偶然的機會,丁美桃通過電視了解到苦瓜的功效后,她就動起了在瓶子里種苦瓜釀酒的念頭。20xx年,她買來上千個玻璃瓶,開始試種。為了讓設想變為現實,只有高中學歷的她認真查閱資料,請教農業專家,經無數次試驗后,終于尋找到了正確種植瓶裝苦瓜的方法。3年后,首批3000瓶苦瓜酒剛下線就被一搶而空,極具視覺和味覺吸引力的苦瓜酒在曲靖引起不小的波動。20xx年,丁美桃信心滿滿的建設起了年產50噸苦瓜酒生產線,為苦瓜酒申請了許可證,開始大批量生產。
“我們周邊農戶都到她那里免費學習種植技術,按照她傳授的技術種出來的苦瓜產量很高,而且不用擔心銷路。”沾益縣盤江鎮松林村村民張春艷嘗到了種植苦瓜的甜頭。如今,周邊農戶苦瓜種植面積達30畝,年產苦瓜酒5萬瓶,產品遠銷廣州、深圳等城市,還出口到溫哥華。
20xx年的風風雨雨,她收獲了成功喜悅
苦瓜酒的成功讓丁美桃的事業步入了一個新的臺階,但她并不滿足,當看到工業給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后,她又開辟了新的事業,種植紅豆杉。多年前到云南大學學習種養技術時,一位云大的經濟林果木教授提示她,現在紅豆杉的前景很好,除了用在醫學制藥上,還有凈化空氣的作用,聯想到家鄉近些年受到工業污染的情形,她開始關注紅豆杉。
高中畢業就當起了地地道道的農民,開山種地,丁美桃年輕時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份事業,但文化低和管理水平落后又成了事業發展的攔路虎。不服輸的她到云南農大、山東壽光、陜西楊凌等地學習種養技術,在企業最困難的時期,她既要帶領大伙兒致富,更要獨自承擔起攻克種植難題的重要角色。一次在山東壽光學習培訓完回家,當孩子們興沖沖地翻她的包找禮物時,看到的卻是一袋泥土,孩子生氣的抱怨:“媽媽,你咋個帶一包爛泥巴回家?”年幼的孩子哪里知道,正是這袋她視為珍寶的泥巴,攻克了大棚作物生長重茬的難題。
二十余載的創業歷程,她一次次從綠色經濟中尋找出路,走向成功。當得知自己獲得第五屆“云南青年創業省長獎”提名獎時,丁美桃很吃驚也很感慨:“只要選準一條路走下去,肯付出肯努力就能得到回報,獲獎是對我的認可和鼓勵,我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做事業,堅持走自己的路。”
求學網網: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