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對那些成功名人們的勵志小故事感興趣,那么成功名人們的勵志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成功名人們的勵志小故事:一張字條成就一位大師
美國律師厄爾癡迷寫作,可是收效甚微,一直沒有什么作品發(fā)表。有一年,他又寫出一部偵探小說,投給著名的偵探文學雜志《黑面具》。雜志社發(fā)行部經(jīng)理審讀書稿后,在便條上寫了一段評語,連同書稿交給責任編輯。責任編輯讀過字條,自作主張,把字條夾在書稿中,一并寄回給厄爾。
拆開郵件,厄爾讀過字條,不禁感到無地自容。原來,那字條把他的作品批得一無是處,稱它是文字垃圾。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也許會將這種侮辱人的東西撕得粉碎,扔在地上,然后再踏上幾腳??墒牵驙枦]有這樣做。在情緒平復之后,他重新讀了一遍字條,接著又讀了一遍……一連好幾遍,結(jié)果,字條上有幾句話令他眼前一亮。
那幾句話是這樣說的:“故事中人物的語氣生硬,講話像在背字典,而作者安排的劇情似乎是長了長長的胡須,看起來就像是在路易斯安娜州河邊的原生橡樹上,垂掛著西班牙苔蘚。”
這幾句刻薄的評語,使得一度被退稿差評打蒙的厄爾清醒起來,明白了自己作品的病癥在哪里。于是,他靜下心來,將小說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進行了一次全面修改,使人物語言變得非常鮮活,故事情節(jié)也顯得極為新奇曲折。最終,厄爾的這部小說被《黑面具》買下,取名《尖叫的骷髏》刊登在當年12月的雜志上,結(jié)果,好評如潮。
從此,厄爾一發(fā)不可收,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每周除了兩天從事律師工作之外,其余全部用于寫作,平均每月能夠?qū)懗?0萬字。他一生中共寫下146部著作,其中85部小說每部都有百萬余冊的驚人銷量。
厄爾的全名是厄爾·斯坦利·加德納,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偵探小說家,可以這么說,他是被一張字條成就的大師??吹贸鰜?,當初,他的非凡之處,就在于能夠把難聽的罵聲重溫一遍又一遍,并從中咂摸出別樣的滋味。
成功名人們的勵志小故事:好脾氣的潘光旦
14歲時,潘光旦被保送清華大學。大二時,右膝蓋感染結(jié)核菌,最終治療無效,不得不截肢,終生架拐行走。這就免不了被同學取笑,但潘光旦對此從不在意。一次上生物課,老師講到遺傳時舉例,德國生物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將老鼠的尾巴斬斷,看看斷尾老鼠的后代是否也斷尾。下課后,同學們圍住潘光旦笑道:“你將來生下的子女,是單腿還是雙腿呢?”潘光旦明知大家是在捉弄自己,一點也不惱,還一本正經(jīng)地說:“那還用說,老子長著什么樣的腿,子女自然就要長什么腿了,不然就麻煩了。”
1940年夏,潘光旦應邀在西南聯(lián)大演講,在講到孔子時說:“對于孔老夫子,我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話音剛落,就有學生在臺下高喊:“潘先生,您講錯了。”潘光旦一愣,隨即明白了,下意識看了一眼自己缺失的一條腿,馬上大聲更正道:“對不起,確實講錯了,對我來說應該是四體投地。”引得同學們大笑。
“文革”中,潘光旦被打成了“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造反派明知他只有一條腿,連行走都不方便,卻偏要讓他拔草,還不準帶小板凳,他只得坐在地上,以手拄地艱難前移。即便如此,他也從不叫屈。如他的老同學、燕京大學校長梅貽寶所說:“光旦秉性溫和忠厚,論語上說的‘溫、良、恭、儉、讓’諸美德,他當之無愧。”
成功名人們的勵志小故事:高倉健的個人修養(yǎng)
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一生拍了兩百多部電影,熒幕上塑造了諸多硬漢形象,贏得眾多影迷對他的喜愛。熟悉他的圈內(nèi)人士,對他的人品更是贊不絕口。
20xx年,著名導演張藝謀拍攝電影《千里走單騎》,邀請當時已經(jīng)74歲高齡的高倉健出演劇中的男主角。在云南拍攝基地,這天下午6點左右,安排高倉健的戲已經(jīng)拍完。由于拍攝基地條件比較艱苦,張藝謀擔心老人身體吃不消,就對高倉健說道:“您老先回酒店休息吧,我們再補拍一些其中的鏡頭。”高倉健老人點頭離去了。
9點左右,一位副導演準備先回酒店,意外發(fā)現(xiàn)高倉健竟然在拍攝不遠的空地上站立著,并沒有離開。他趕緊三步并作兩步走上前去,關(guān)切地問道:“高老師,您怎么不回酒店休息啊。”高倉健微微一笑道:“全體工作人員和導演都還在這里工作,我怎么能一個人回去呢?”這位副導演接著說道:“那您也不能這么辛苦站在這兒,可以回到拍攝基地坐下喝點水之類的……”老人解釋:“我怕打攪到你們,所以我才站在這里。”
高倉健老人就這樣在山拐角處,一站就是三個小時,直到全體工作人員收工上車走,這位老人在不遠處遠遠鞠躬完畢,才離開。老人充滿魅力的個人修養(yǎng),永遠值得人們?nèi)プ鹁春?a href="http://www.crexprep.com/huati/huaini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懷念。
成功名人們的勵志小故事:劉德華假癡不癲,戲耍老友
20xx年9月23日,應影壇大佬洪金寶的邀請,劉德華欣然前往俄羅斯海參崴,在洪金寶的新片《老衛(wèi)兵》中,客串一個嗜酒爛賭、毫不顧家,最終被老婆、女兒拋棄的小混混。由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華仔,一直是位好丈夫好父親,不僅夫妻恩愛,而且對2歲的女兒更是呵護備至,疼愛有加。于是,在拍攝現(xiàn)場,便有相熟的記者朋友和他開玩笑道:“這個角色與你的生活反差那么大,能演好嗎?”“凡事都有第一次嘛!”華仔說。“說到第一次,我想到了大陸有一檔極為火熱的親子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你是否有興趣也去湊個熱鬧呢?”聞此,華仔笑道:“這個嘛,我得先問一下我老爸肯不肯。”“這個事也要請示你老爸?”見對方上套之后,他又一本正經(jīng)地說:“當然要嘍!不知道我老爸帶我去,他們肯不肯要?”聽到這話,朋友禁不住樂而開懷。
面對朋友之問,本可以直接用“不去”回答的劉德華,卻佯裝不知《爸爸去哪兒》這檔節(jié)目的性質(zhì),以“問老爸”一語讓對方產(chǎn)生誤會;記者果然上套,他仍然假癡不癲,以“老爸帶著我,他們肯不肯要”來消解對方的誤會。由于這番出人意料的話語,既將“不去”之意暗含其中,又使人領略到一波三折之趣,記者樂而開懷自是一種必然。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