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這種成功的例子,越使人覺得能以自己的力量完成任何事情。在你的體內還未使用的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很可能仍在酣睡之中,不能任由你的潛力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枯萎死亡。
你要做的就是放棄消極的思想,對自己采取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培養(yǎng)信心,也就是要信任自己潛在的才華和能力。
要仔細思考,思考之后還要祈禱。這樣的思考和祈禱就能引發(fā)奇跡。在這兩個要素外再加上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就能發(fā)現(xiàn)連自己也沒有認識的才能,并充分發(fā)揮這種才能。
這樣才能在心中明確描繪出自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這美好的一天必將來臨。到那時你一定會歡欣地說:“今天是屬于我的。”要切實把握今天。安·帕森本來不知道自己還有潛在的創(chuàng)業(yè)能力,可是經(jīng)過剛才所介紹的過程,她發(fā)現(xiàn)了這種能力。在逆境中的成功是真正的成功
積極的人絕不會坐失對自己有用的手段或機會。他會最大限度地利用每天以及一切條件。他會在看起來什么也沒有的地方發(fā)現(xiàn)機會,完成某種顯赫的事業(yè)。我認為沒有一開始就獲得稱心如意的工作也許是一種幸運。如果從事一項已有相當基礎的工作,就要求你必須維持且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但如果是一項正處于低谷的工作,其實更容易做出成績,使你獲得成功的喜悅。
我作為牧師在這一生中主持過四個教會,每一處開始時都瀕臨倒閉狀態(tài)。可是經(jīng)過一番努力,每一所教會都獲得了轉機,變得狀態(tài)良好。這些經(jīng)驗在我的職業(yè)生涯中,實屬幸運。事實上,我很想向每個人建議,與其選擇順利的工作,還不如選擇不順利的工作。使不順利的工作成功,就能使自己成為成功者。總之,我就是這樣幸運,每次遇到條件不佳的工作,都轉變成在我面前出現(xiàn)的最佳機會。“積極思考”的人,面對困難的狀況時能獲得很大成就,這是為什么呢?
想到這件事,我就會想起從中西部的都市教育委員會選出的教育長拉嘉·喬普拉博士。
CBS電視臺的報道節(jié)目《六十分鐘》報導說:“該市有22所小學、5所中學和2所高中,但教育成果卻不理想,學生的學力在該州是最低的。”喬普拉博士在知道這個事實之后,為了了解這個工作是否能成為測驗自己能力的努力目標,親自去察看。他能積極思考,喜歡面對困難的工作。
等待他的是相當不利的環(huán)境狀況。在飯店辦住宿手續(xù)時,柜臺的服務生知道他的名字,挖苦地說:“祝你好運,您必須要求神的幫助。”
據(jù)他說失去斗志的老師接二連三地請求調職。博士在市內和許多人談話后,感覺出他們都對這個城市失去了信心,對自己所住的城市沒有好印象,這和電視報導可能也有關系。幾乎沒有人對該地區(qū)的學校抱有好感,甚至有人勸他不要擔任教育長的工作。他們警告說:“這只會使你受到傷害。”然后,喬普拉博士見到了一個人,使他決心要辭退這項工作。那人正坐在自家門前喝罐裝啤酒,鄰近就是小學。博士問那人對自己這一區(qū)的學校有何感想?那人盯著博士看了一陣,放下啤酒罐,面對著學校毫無感情地說:
“如果那所學校失火了,我也不會去澆一桶水的。”這句話發(fā)生了決定性的作用,博士帶著堅決辭職的意念回到了家。
博士在晚餐時把這件事告訴了家人,說明這地區(qū)的學校教育完全沒有希望,大家聽后沉默了一陣,半晌,他的兒子迪克說:“不過,爸爸的信念會變成什么樣呢?不是經(jīng)常對我們說要把困難當成機會嗎?”
博士覺得兒子的話是對的。他于是改變了決定,答應接下那個任務。博士對這一次的經(jīng)驗有過以下的談話:
“我到學校以后,首先跟學生和老師交談。有一天早晨在學校的走廊和一位教師擦肩而過,便與她寒暄說:‘你好,瓊斯老師。’她回答說:‘你說好,但能有什么好呀!’‘因為能看到你美麗的臉,所以覺得很好。’我這樣說,她好像有點驚訝。我不顧她的反應繼續(xù)說下去:‘瓊斯老師,我說好是因為我們兩人準備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學習的緣故。想到我們能使孩子今天變得更好,不是很快樂嗎?”她半信半疑地看著我。
‘所以,你不認為是很美好的早晨嗎?‘我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