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女孩,出身不高,能力不強,中人之姿。
她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做著一個不咸不淡的工作,收入不高不低。人生所有的出路,似乎都落到了傳說中的第二次投胎里。
所以,一定要嫁個好男人!
這樣的話語,親朋好友勸著,閨蜜之間念叨著,自己的心也在蠢蠢欲動著。
好的標準是什么呢?
有財、有才、有顏、有趣,最好是霸道總裁與貼心暖男的結合體,偏偏還只愛上我一個。
姑娘們大多愿意相信餡餅會掉到自己頭上來,以愛情為名,靠著嫁人輕輕松松地改變命運。但事實上,這是女孩們在婚戀市場中最大的錯覺。
不是嫁給誰就會成為誰,而是成為誰就會嫁給誰。
01、社交圈子決定你會遇見誰
郭晶晶與霍啟剛的相識,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結束之后。當時,奪得金牌的冠軍們集體訪問香港,郭晶晶也在其中。
負責接待的,正是擔任香港奧委會領導人的霍家。大家坐著游輪游維多利亞港時,霍啟剛便主動上前向郭晶晶求合照、要電話。
原來,霍啟剛在奧運現場便迷上郭晶晶。在香港的短暫相處中,又對郭晶晶好感倍增,隨即便展開猛烈的追求攻勢。
然后,冠軍嫁進了豪門。沒有高攀與低就,皆大歡喜。
這兩個人,原本風馬牛不相及。郭晶晶出身于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霍啟剛則成長于豪門世家,上天給他們設置的是平行不相交的兩條截然不同的軌道。直到后來,郭晶晶屢屢奪冠,成為蜚聲國內外的跳水皇后。
那些閃閃發(fā)光的金牌,將郭晶晶送到了區(qū)別于原生階層的另一個高度。在那里,她與霍啟剛的圈子產生了重疊交集,當天時地利正好,人和就在萬事俱備里緩緩到來。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現代人的伴侶,多來自于自己的社交圈,同學、朋友、同事、親戚,各個錯綜復雜的圈子交相輝映。而一男一女的相遇,就在經緯相交的某一點。人們把那個點稱作緣分,看似偶然,卻是無數必然的交匯。
楊絳嫁了錢鐘書,是知識分子的惺惺相惜;
黃曉明娶了Angelababy,是演藝圈的天造地設;
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背后則是兩股政治力量的暗暗聯手。
一個人的圈子就是一面鏡子,鏡子里映著自己的身份地位、興趣愛好,也藏著未來伴侶的模樣。
所以現實里的大部分婚姻,都是保姆嫁保安、醫(yī)生娶教師、豪門許世家。你處于怎樣的圈子,就會結識相對應的異性。這不絕對,但足以囊括90%以上的夫妻相遇模式。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交友如是,婚姻亦如是。
02、見識才能決定兩個人的匹配度
前幾天追《歡樂頌》時,有個朋友開玩笑說:“這個故事如果讓瓊瑤奶奶寫,估計小包總甚至老譚都會愛上邱瑩瑩。”
出身于小門小戶的邱瑩瑩,單純、善良、天真,幾乎集齊了霸道總裁小說里的女主標配。在那些無限度滿足小女孩幻想的愛情故事里,愛是萬能的,能抵消工作能力的不足,能彌補眼界學識的缺陷。一句真愛最大,便輕輕松松地化解掉了所有的沖突和矛盾。
可真實的人生沒有編劇金手指,放在刀光劍影的現實里,不學無術的小燕子分分鐘被滿腹經綸的知畫秒殺。傻白甜女主們進了職場,根本得不到大boss的正眼一瞥。
愛情可以是一部小說的主題,卻遠不是人生的所有真相。
能讓一個人發(fā)自內心欣賞愛慕的,永遠都是旗鼓相當的對手。
抱歉,這就是成人世界里的交往法則。
婚姻這件事,是以愛情為基礎開展的宏大人生課題。夫妻關系在性和愛之外,更像是同一條戰(zhàn)壕里的親密盟友,他們需要攜手打怪升級,共同向更遠更好的地方而去。最好的愛情,永遠是木棉和橡樹的關系,能各自獨立,更能共同戰(zhàn)斗。
所以,小包總看上的,只會是海歸精英安迪。這個有著華爾街背景的高智商女人,勢必能成為他在生意場乃至人生路上的最佳拍檔。不是勢利虛榮,也不是嫌貧愛富,這只是天性使然。
畢竟一生那么長,人們最終愛上的,當然是和自己同步調同頻率的那一個。因為追趕和等待的人生,都將苦不堪言。
03、價值觀念決定能不能結婚
作者李月亮寫過一個故事,關于一對金錢觀截然不同的情侶。
男孩賺了一筆不大不小的意外財,便和女友商量怎么花掉它。女孩想要買貂皮大衣,男孩卻想去西藏旅行。兩人爭執(zhí)不下,最終憤而分手。但是愛還未完,彼此都遙遙記掛著。可多年后再次相見,他們卻對彼此的追求與生活都頗有微詞。再一次不歡而散后,愛完了,緣也盡了。
激發(fā)愛情的,或許只是一瞬間的荷爾蒙。可婚姻是持續(xù)的長久的,想要相處不累,最好和三觀相同的人在一起。
巧的是我身邊有個朋友,因為一頓飯而和男朋友分道揚鑣。
那天是圣誕節(jié),她想去五星酒店吃一頓自助餐,男朋友卻主張去吃麻辣串串香。她愛著寧靜優(yōu)雅的用餐環(huán)境,他向往的卻是世俗熱鬧里的人聲鼎沸。那天摔門而去后,她站在雪地里思索許久,最終選擇了分手,在全世界都歡天喜地時埋葬愛情。
有人說她小題大做,她振振有詞地回應:“吃不到一起的人,怎么可能過得到一起?”
乍一聽有點荒謬有點作,細細一想卻不無道理。一個人的衣食住行、吃穿用度無不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外在顯露。看似平常的一頓飯里,藏著他們各自的性格密碼,這是潛伏在婚姻里的危險因子,她在他大發(fā)雷霆那一刻,便預見了未來的種種爭吵和不堪。
誰都沒有錯,只是不適合。你愛了高山,可我恰好愛了大海。我不能陪你攀登,你也無法伴我遠航,僅此而已。
婚姻最需要的,是久處不厭。而久處不厭,建立在相同的價值追求里。
04、生活理念決定可不可以相守
據說有些愛得死去活來的情侶,同居后就分手了。
模擬出來的婚姻狀態(tài),通常會讓提前進入實戰(zhàn)的兩個人揭去面具,暴露出一個最真實的自己。
和你共度余生的人,是日常狀態(tài)下那個赤裸裸活生生的他,而不是把衣冠穿戴整齊言笑晏晏的他。
前者是原生態(tài)的,后者是社會性的。
婚姻就是要把人扔進生活大熔爐里去的,細致到擠牙膏的力度和沖馬桶的手法。都說細節(jié)見人品,其實細節(jié)也見生活理念,而生活理念,可以決定愛情或者婚姻存亡。
網絡上流傳過一個故事,說一個煙頭毀了一場婚姻。
作者的爸爸,把熄滅的煙頭隨手扔進了媽媽養(yǎng)殖的蘭花里,這件事情成為一個導火索,直接毀滅了那場搖搖欲墜的婚姻。
煙頭、蘭花,再微小渺茫不過了。但它關系到夫妻二人的生活理念,代表著的,是漫漫余生里無法回避也無法調和的根本矛盾。
同居后分開的那一撥人,或許正是從同吃同睡的生活里,窺見了對方與自己的不可兼容之處。散了,反而是放各自一條生路。
共度余生的那一個,應該能一起搓麻將斗地主、一起彈素琴閱金經、一起抽煙喝酒、一起讀書下棋……
重點不是做什么,而是一起做。
據說開天辟地之初,男女本為一體,后來不幸被劈開,又被扔進茫茫人海。所以我們到處尋尋覓覓,只為了尋到與自己吻合的另一半。
另一半,聽上去真是溫柔,仿佛另一個你。
那么,你是誰?
這不是你的名字,而是你在遇見他之前的所有故事,讀過什么書、見過什么人、做過什么事……
把上述因子都加在一起攪拌均勻,便是你那個等在未來的伴侶的模樣。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