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木在遇到何成的時候,何成早就已經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而當時的安木則還在街頭給人家畫畫,靠此為生;何成被他的畫吸引,對安木的天賦才能大為贊賞,想要將他留在身邊。
“你愿意跟著我嗎?工資比你現在起碼高出十倍。”
“我愿意。”
“來幫我管理分公司吧?”
“好的。”
但是后來何成并沒有留下安木,他對何成說:“你還是繼續畫你的畫吧。”
“怎么了,何總。”
“因為你留在我身邊并不會走的太遠。”
安木疑惑。
何成說:“如果你真的留在我身邊,經過多年的努力,你可能會成為公司的高管,你很難成為和我一樣的人,但你如果繼續堅持做你自己,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流的安木,而不是二流的何成。”
安木豁然開朗,沒有留在何成身邊,多年后,憑借在畫畫上的天賦以及努力,他成了當地著名的畫家,名氣甚至超過了何成這位企業家。
2.
我的一個同學,時常在我面前說以后要學計算機,要像他堂哥那樣打字唰唰的快,特牛,我當時對這一塊并不感冒,無聲的笑了笑。后來,他果然選擇了計算機系,多年后再聯系,問他近況,他說在送快遞,我當時有些懵逼,隨后想到了他的職業-快遞員。
我說:“你不是學的計算機嗎,怎么送起快遞來了?”
他搖了搖頭,我看他嘴角有些自嘲,心里便明白,也不再多問。
之后他主動跟我說,計算機不適合他,他也請教過他的那位堂哥,幾次過后,他堂哥對他說:“你不適合學計算機,真的。”
后來他大學并沒有念完,我問他原因,他說:“難,太難了,剛開始還好,到后面越來越力不從心,放棄了。”
“可惜了,混也要混個證啊。”
“我媽說浪費錢,沒念之后就在家里幫我媽務了兩年農活,然后就出來了。”
他問我在做什么,我說:“我在做我自己。”
認清自我價值是最基本的定位
心理學是這樣解釋自我認識的:
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節控制的心理基礎,它又包括自我感覺、自我概念、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觀察的基礎上對自身狀況的反思。自我評價是對自己能力、品德、行為等方面社會價值的評估,它最能代表一個人自我認識的水平。
一個人無論多么的聰明還是笨拙,他所表現的行為,一定與他對自己的“自我認識”有著必然的聯系;一個正常的人不會去做一件與他的自我認識(性別,身份,能力等)不相干的事情,并以此為榮。
就比如男人會選擇穿男性的服裝,佩戴男性的首飾,如果你是高管,你可能會選擇西裝革履;如果你喜歡并熱衷于嘻哈和流行舞蹈,你會選擇很前沿潮流的服裝;如果你是一位成功人士,你在大眾面前說的每個詞一定都會與你的身份相符。
很少見到一位成功人士在大眾面前說“臥槽”。
包括你出去逛街、吃飯、娛樂,你都會選擇與你的地位、收入、身份相符的場所。
所以,每個人在心里都會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他們都會根據這種認識去決定做一些他們可以做的事。
而你所看到的那些做著與自身認識不相符合的事情的人,不是他們裝13,而是他們并沒有真正的認識自己,也就是他們缺乏“自我認識”。生活中這樣的人大有所在:
-拿著微薄的收入卻時常出入在中高端娛樂場所
-身材不好、外貌普通的卻跑去應聘模特
-買了名牌化妝品之后,卻開始為下半個月的吃喝犯愁
-用一個多月甚至兩個月的工資去買一部手機或者高配電腦
由此可見,“自我認識”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品質,如果你已經正確的認識了自己,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又何須在乎別人的目光和言語;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根本沒有必要去努力活成別人眼中的自己。
你就是你,特立獨行。
沒有正確的認清自我價值,在意別人的看法,終究會因此而動搖最初的目標,生活在你的生命里,一天只是一天,一年也只是一年,渾渾噩噩,沒有改變,沒有痕跡。
如何正確的進行自我認識
戲劇家王爾德說:“那些自稱了解自己的人,都是膚淺的人。”
無可爭辯,對于每個人來說,不可能存在完全了解自己,或許你也會有面對鏡子說:“這還是我嗎?”、“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1.比較
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他人相比較,所謂“去取精華去其糟粕”便是這個原理,時常和人比較,找出自己的缺點,然后反省,更正,再去定位形象。
當然,不光要與身邊人做比較,也要與一些理想的標準做比較,比如你作了一曲子,你就去和這個行業里已經成功的音樂人的作品做比較,找出你作品中的不足,吸取對方的精華;
還有一些名人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腦子里(受過的教育、學過的知識里總會知道那么一些名人),和他們作比較,立身準則、處世態度、人生事跡等,都可以是你比較的對象,反問自己有什么,沒有什么,一自己能否達到他們同樣的高度/標準來作為衡量尺度。
2.通過他人的態度來反饋
一個人總是被同學/朋友喜歡,大家都很愿意和他交往,老師也很重視他,這就說明這個人的身上一定有讓別人覺得親切和喜歡的東西,比如,長相可愛,乖巧聽話,言語情切等;
一個人如果經常被領導派出完成重要任務,周圍同事時常找他討教問題,高層也時常與他討論工作中的各項事宜,這就說明這個人一定有著某方面的才能,這種才能足以讓周圍的人心甘情愿的放低姿態與你交流。
如果一個人經常被周圍的人說三道四,大家都對他指指點點,甚至厭惡他,憎恨他,看到他就躲得遠遠的,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雖然這樣的人不能說是滿身缺點,但我想,他的缺點一定是大于優點的,換句話說,他至少在某些方面是讓人討厭的,不愿意接近的,這樣的人心里會感覺到不安,就必須去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用別人的態度和眼光來判斷自己的人格品質和行為,在生活中時常見到,也比較實用,因為你身邊的人對于你來說,都是一面鏡子,你可以很好的在他們的態度上看到自己。
3.用工作的成就來檢視
我們每天都在工作,在每一天工作完成,或者某個項目完成后應該通過該成果來再次檢驗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你看那些某一個領域的成功者,你以為他們是因為運氣恰好趕上了這個時代嗎?不全是,他們在工作的同時檢視自己的能力,改進、彌補自我的不足,圓潤自身,將自我力量散到更遠的地方,所以,沒有任何成功是單靠運氣的,它一定需要努力。
但是還有一點,也不能看某個人在某個項目上的成就少就否定這個人的能力,很多時候有些人是因為沒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罷了,懷才不遇便是這樣;
就比如,你在簡書寫作,你在其他平臺也有投稿,閱讀量和粉絲都還能讓你滿意,但到了簡書,你用同樣的一篇文章去投稿,但被拒稿了,可想而知閱讀量必然是不會高,這種情況你也可以理解為“沒有得到展示的機會”,所以,也不能僅憑工作成就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
4.自我肯定
要想認識自我首先要自我肯定,自我肯定的基本標準是自尊自重,一個人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認識自己;
抑郁癥患者就是沒有自尊自重,沒有清晰的認識自己,太在意他人的目光,內心很脆弱,無法找到自己的需求,在他人的目光中丟失自己,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你也可以把自我肯定當做一種自信,但是這種自信不能過于鋒芒,過于鋒芒就成了傲慢,成了別人眼中的強勢者;
你應該用溫和儒雅的態度去對待他人,他人在尊重你的同時,你也應該重視自己的人生價值;
勇敢的去相信自己,不畏懼周圍的壓力和嘲笑,能清晰的分辨出他人對你的建議是否是真誠,對于那些冷嘲熱諷,虛偽的人的態度不用去理會,因為他們在你面前就并不自信,側面證明,你比他們優秀。
結尾語引一段詩:嶺深常得蛟龍在,梧高自有鳳凰棲。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