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認為:人與人之間如果還存在著聯系,必定也存在著某種利益。
這種利益可以是利他性的,也可以是利己的;情侶之間旁人看來很幸福,但這種幸福背后一定牽連著一些東西,要么是婚嫁,要么是欲望,要么是物質,要么精神滿足,你說單純的幸福?不存在的。
必須有讓自己得益的事物來維持你們之間的關系。比如,你愛他,你想和他在一起,這就是利己條件;你對他好,什么都愿意付出,這是利他條件;雖然這種條件不是來自物質,但你卻是如此的真切的渴望它的到來和存在。
滿足自我精神?這也是利己的條件,雖然不是物質的,但終究是想要滿足自己的精神狀態,而精神狀態的空虛只有那些虛幻的美好的才能填滿,比如愛,比如寂寞,比如幻想,所以很多人得了幻想癥。
他們其實很快樂,只是在別人眼中是個瘋子。
就像小丑,其實并不快樂,只是在別人眼中是個傻子。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大家都在提倡保護環境,很多人的行為也證明是在保護環境,保護自己生存的環境,萬一哪天環境太差,指不定哪里冒出瘟疫傳染什么的呢,總要為自己以后想想,彎個腰又不是多大的事。
當然,你可以選擇什么都不做,但你首先要讓自己活下去。
人不是為了別人而活,而是為了自己而活,我從來都不相信任何一個人是為了別人而活著的。
你說你壓力大,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你是為家庭而活著嗎?不是,你是為自己而活,你想要活的更好卻將這種壓抑轉移到家庭上去。
你說你很愛他,為他付出了很多,你是為他而活著嗎?不是,你是為自己而活,你要得到他的愛,甚至他的一切,首先你必須愛他,才能滿足他愛你的條件。
你說你工作很用功,為了工作付出了大部分時間,甚至搭上了家庭、情感等時間,你是為工作而活嗎?不是,你想要滿足你心底的欲望,你是為了自己而活,為了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
所以,人,活著只有一個目的:讓自己活的更好!只有自己活的更好后,才能去影響別人的生活。
當你是一個乞丐的時候,就不要妄想去拯救別人于水深火熱。
很多人都在談論痛苦,痛苦又是什么呢?捉摸不定的詞,就像人生,明知道很痛苦卻仍然要堅持下去,為什么要堅持下去?一是因為沒有勇氣面對死亡,畢竟活下去還有后悔的機會,死了連后悔都沒機會;二是在痛苦中還有快樂與之并存,痛并快樂著。
其實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的欲望沒有得到實現,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得到的卻很少很少,就如同每天八小時的上班,你這八小時的產出遠遠大于公司給你的薪水。
我一個堂哥,讀了一輩子書,考了個普通的大學,但并不滿足他,后來又去復讀,依然不理想,半輩子基本都在念書、考大學,直到將近三十歲的時候才結婚;而結了婚之后便出去打工,付出了那么多的歲月和精力以及金錢,得到了什么?得到的是:在一家工廠里做了一名普通工人。
他痛苦嗎?
可能曾經是痛苦的,也許在他二考之后,想死的心都有了;他現在痛苦嗎?我不清楚,但我想,他現在可能并不痛苦,因為這么多年的時間,早已經磨平了曾經的痛苦,也或許他又有新的痛苦。
這么說來,我們的確無時無刻不身處在痛苦之中,曾經的痛苦煙消云散,如今新的痛苦又接踵而至,面對未來,沒有目標的我們,像沒有船舵的輪船,迷茫的飄在海洋上,風來了浪來了,就機械的挪動下身子。
從小在父母的教育和看護下,叛逆期的我們如此渴望掙脫父母的庇護,去看更廣闊的天空。
青年的我們按照他們為我們計劃的人生行走著,接觸怎樣的朋友、考怎樣的大學...
終于,我們出入了社會,我們以為自己長大了,自由了,但現實告訴我們,并沒有,我們為工作而苦惱,為心中更多的欲望而苦惱。
到了談婚論嫁,父母為我們找好了姑娘,又有多少情侶死在這一個環節?
我們結婚了,有了家庭,看到了父母臉上滿足的笑容,我們的內心沉淀的更加的深沉,很多的情緒都被隱藏起來;我們成了一家之主或者家庭主婦,來自愛人、老人、孩子、工作等各方面的因素,日夜擠壓著我們,盡管表面看上去我們是如此光鮮,誰又能懂得最深處的自己?
我們的孩子長大了,我們繼承了自己父母的行為:教育孩子、看護孩子,看著他們長大成人,看著他們結婚,看著自己年老的雙親死亡,終有一天,我們也會如他們一樣,歸于塵土。
你看,這就是人的一生,學習--工作--婚姻--家庭--死亡。
很多人都在重復的活著,365天當中有364天都在重復一樣的生活,一年當中,只有一天覺得真正的活成自己,其余的都是影子,別人的影子,自己的影子...
余華的《活著》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
據調查,世界上每個人都曾動過自殺的念頭,而且不止一次,大多是因為痛苦,但最后我們不也沒有自殺嗎?因為恐懼?沒有勇氣?
其實這世間還有比痛苦更加重要的東西讓我們去尋覓和擁有,就比如活著。
不為任何人,只為自己而活著,只有自己好好地活下去,才有可能去影響別人;如果你死了,可能你的愛人也會為你過得很悲慘,更甚者會陪你一起死(殉情的人是有的,不要否認),也許你的父母也會哭的死去活來,病魔可能會找上他們,并且帶走他們的生命。
福貴(《活著》中的角色)的一生是悲慘的,他在失去了一切后,肯定也想過自殺,但他并沒有選擇這條路,因為他還有自己的孩子,還有自己的愛人一直死心塌地,放棄榮華富貴而跟隨他,最后這些都失去了,但他依然活著。
當一個人失去所有能失去的后,他一定會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一定會明白有些東西只要自己不愿意,這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奪走。
如果失去了所有,生命就沒有意義了嗎?不會,我們是人,我們可以創造出屬于我們的意義。
看一部電影有意義嗎?
看一本書有意義嗎?
看一則事不關己的新聞有意義嗎?
看一只小鳥在空中飛翔有意義嗎?
這些其實本身并沒有意義,但我們可以去讓他變得有意義,只要你還活著,一切的一切對于你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人們都喜歡往幸福靠攏,都在尋找幸福,逃避痛苦,而這種過程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有意義的。
盡管過程很痛苦,很沉重,但心中依然有那么一絲的光亮在閃爍。
你看那些乞討者,那些低三下四者,那些撿垃圾賣的老人,那些殘疾/障礙的人,那些負債累累的人,他們不也活的好好的嗎?
雖然活的很痛苦,但起碼要讓別人看上去我們很快樂,這就是人,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現實,沒有勇氣死亡,就去痛苦的活著,殘酷卻又不得不學會偽裝。
我們不想讓他人看到我們的痛苦,所以,我們學會了偽裝。
沒有誰會付出的一無所有而又活的苦不堪言,所以,我們學會了努力。
年紀越來越大,我們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所以,我們學會了承受。
我們學會了很多很多,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活的更好!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