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經濟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然而在這經濟高速發展,物質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背后,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我們現在主要面臨著大氣污染,水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我們重視的。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在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今我們能看到好多城市都在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也能看到每個國民的努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生活環境也不斷改善。為了能夠將垃圾妥善處理,不對環境造成污染,就有了垃圾焚燒生電的成功。
據環衛科技網統計,截止6月25日,2021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地區共開標29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新建),總投資超189億元(1個項目未查詢到總投資數據),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規模約2.94萬噸/日。但衛生填埋才是現階段中國垃圾處理采用的主要方式。然而垃圾填埋一般適合于人口稀少,土地資源豐富的地區。因為垃圾填埋會對周圍土壤造成污染,而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熱能可用來發電及供熱,變廢為寶。
長期以來,我國只是把生活垃圾治理的重點放在了城市,卻忽略了村鎮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如今村鎮生活垃圾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峻。因此我們應該加大對村鎮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的研究力度。讓農村生活垃圾可資源化轉化有機肥設備,變廢為寶,垃圾制肥。這樣我們可以將利益最大化,不僅處理掉了對環境不好的垃圾,還將其變成有利資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好家園。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垃圾不落地,積極向他人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如何垃圾分類,處理垃圾有什么意義。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