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曾經題寫過四個字:“境靜心清”,或許因此,“心清”二字后來就用得多了。初讀這兩個字不以為然,細細品味,倒覺得頗有意境,再咀嚼一番,更感到很值得思考。
人的心確實應當清靜一些。人心不清靜,長出那么多的雜草,堆下那么多的垃圾,怎么能活出個好樣子呢?有的人天天不開心,這也不順心,那也不如意,怨氣滿肚子,跟別人過不去,有時跟自己也過不去,這該怪誰呢?只能怪自己,怪自己心里的雜草和垃圾太多了。
人心里的雜草和垃圾多種多樣,比如好抱屈,好怨人,好后悔,好著急等等。因為抱屈,總覺得別人欠著自己;因為怨人,總感到別人虧了自己;因為后悔,總以為自己害了自己;因為著急,常常把好事辦砸。這么多的壞毛病裹在自己的身上,哪會有好日子過呢?
人的心里不但有雜草和垃圾,還有更可怕的東西呢!比如好貪、好爭、好攪,王善人將之稱為“心賊”。家賊難防,心賊就更難防了。但越是難防越要防,否則,你必定要遭殃。
先說“貪”。人有了貪欲,一事當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從中能得到些什么。人心存貪欲,就會變得像一只餓虎一樣,見食就想一口吞到肚里。即使餓虎也有吃飽的時候,但人有了貪欲就絕沒有滿足的時候,這樣的人哪有不倒霉的呢?
次說“爭”。有的人不去貪,但卻拼命地去爭,爭官、爭名、爭利。有的人當初只想爭一次,但嘗到甜頭后就上癮了,爭到名還想爭利,爭到利又想爭官,不但為自己爭,還為兒女、老婆爭。爭得如何呢?有爭上的,也有爭不上的,但不管爭上爭不上,都把臉丟盡了。
再說“攪”。有那么一些人,知道爭不上就去攪。在他們看來,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于是就去攪。什么事都要插一手,或故意出歪點子,或暗地里使壞。結果呢?凡事被他們攪和,都無果而終。尤其讓人氣憤的是,面對此種情形,這些人不但不自責,還躲在背后偷樂呢!
環顧生活,閉目想想,一些人的煩惱、郁悶、痛苦等,不都是由心里的雜草、垃圾引發的嗎?一些人的悲劇、慘相、困境等,不都是由那些“心賊”導演的嗎?
答案是很清楚的:對一個人來說,這清那清,最重要的莫過于心清。只要有一顆清靜的心,你的快樂和幸福就絕不會少。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