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人習慣聽從外界的聲音,有人則習慣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做到后者的人少之又少。有的人缺乏主見,跟父母"捧在手心怕掉落,含在口里怕化掉"的寵愛有關,跟乖學生式的教育有關,跟這個時代變化太快有關。這種時代給予我們的習慣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跟從著他人的言行。大學時,也許自己并不想作弊,只是因為別人作弊,自己心理不平衡也跟著作弊。工作后,也許自己并不喜歡斤斤計較,只因為別人都太愛計較,所以自己心理不平衡也跟著計較起來。這正應對了老人們常說的"好的不學,壞的全學上了"。太愛計較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美國心理專家威廉曾經(jīng)是一個極能算計的人。他知道華盛頓哪家襪子店的襪子最便宜,甚至知道哪家快餐店比其他店多給顧客一張餐巾紙,但這種算計讓他落下了一身的疾病。盡管他知道哪家醫(yī)院的醫(yī)生醫(yī)術最高,哪家醫(yī)院的藥費最便宜,但是仍然病魔纏身,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更談不到健康和幸福了。
直到32歲的時候,他才在病痛的折磨中恍然醒悟,并開始了關于"能算計者"的研究。結果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得出驚人的成果:凡是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很不幸,甚至是多病與短命的。凡是太能算計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身心隱患,他們中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他們的痛苦比不善于算計的人多了許多倍。
做人、做事太過于精明和斤斤計較,名利地位、金錢美色,樣樣都不肯放手,生活只會如牛負重,累且壓抑;反之,什么都不計較,什么都馬馬虎虎,什么都可以湊合,那也未免太對不起自己,活得沒啥意思。聰明的人,有生活智慧的人,會有所不為,只計較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有取有舍,收放自如,所以他們通?;畹帽绕匠H烁?a href="http://www.crexprep.com/huati/kuail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快樂一些。
蘇格拉底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擠住在一間只有八平方米的房子里,連轉個身都很困難,可是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別人對此甚是不解。在他的心里,他覺得和朋友們在一起,隨時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后來,朋友們紛紛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只剩下蘇格拉底一人"獨守空房",但他每天仍然很快活。這下大家又不明白他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么好快活的。他說:"因為我有好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每天都能像它們請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