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人,其實并不是害怕死亡。而是臨近人生終點時才意識到,自己從未真正地活過。
01
(請一定要看完,太燃了)
這是一條刷爆朋友圈的短片,短片里提出了一個扎心的現實:
大多數的人,其實并不是害怕死亡,而是臨近人生終點時才意識到,自己從未真正地活過。
片中提到,有個醫學機構做過這樣一個研究,他們詢問了一百個在醫院奄奄一息的老人,自己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幾乎所有的回答不是后悔自己做過什么,而是自己沒做過什么,沒冒過的險,沒有追求過的夢想。
其實我們真的認真想一下,生活到底有什么問題?好像并沒有。
工作還行,談不上喜歡不喜歡;戀愛也可以,說不上愛不愛;興趣愛好就那樣,做什么都不咸不淡。
視頻中把這種生活狀態稱為致命的“有點”。
他說,世界上有很多凡事都帶著“有點”的人,你只是“有點”想改變職業,“有點”想變優渥,“有點”想健身塑型。
其實這樣的狀態,現在被稱之為“佛系”,沒有什么不對,也沒有什么不好,甚至,看起來順遂而平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但是,就像短片里講的故事一樣:飛機最危險的時候,不是在天上飛,而是在地上停留的時候,因為這時候它會開始生銹、出故障,老化的速度,比在空中飛行時要快得多。
大部分人的狀態,就是現在在地上慢慢老化。
02
短片里有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存在?為了每天朝九晚五,等待周末的到來?為了交房租?
有人說,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存在的時候,先想想到底是什么可以真正點燃你的激情?我們為什么存在,也許就是為了那一陣熱血沸騰,因為在那一刻,就是你想成為的自己。
所以,你能發現你內心最深處的沖動嗎?或者說,你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以前有個朋友,在金融行業,年薪近百萬,可是他跟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他不開心。
很多人覺得,有了錢就不一樣了,有了錢就能去完成自己的夢想了,確實有錢能讓你的物質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很明確地告訴你,錢和幸福感一點關系都沒有。
后來他辭職,去全世界拍照片,他說他想做個攝影師,他給我寄了一張照片,后面寫了一句話:我從未像這樣開心地活過。
有一句話說得好:
決定一個人的人生的是她本能的渴望,決定一個人的幸福感的是她的渴望有沒有實現。
總有人覺得,一個人的一生,都是因為家庭和環境的影響。但其實就我觀察來看,是因為“人各有質”。
你是什么樣的人,內心就會有什么樣的渴望。而這樣的渴望,會一直在那里,隨著你的物質水平越來越豐盈,這樣渴望的聲音會越來越大。
所以短片里告訴我們,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天賦和不同的質感,從來都不是我們選擇夢想,而是夢想選擇了我們。
其實我們每個人和飛機是一樣的,根本無法背叛那個“命中注定”的自己。
可問題是:你是否有勇氣和決斷,去抓住你的夢想?
03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沒這個勇氣的。
我們可以為了賺錢去工作,為了堵上別人的嘴去結婚,為了“年齡大了可能就沒法生了”讓自己趕緊生個孩子,卻從來沒想過,這一切到底是不是我們想要的。
我剛上班的時候,和幾個大學同學合租。我們這幾個人都是當年的優秀畢業生,找的單位也都是大家艷羨的大公司,工資也比其他同學高了一大截。
可就是這樣,大部分人都是被每天的鬧鐘叫好幾遍都起不來,總是一邊抱怨上班痛苦,一邊磨磨唧唧出門。
只有一個人,每天像春游一樣,帶著小飯盒,哼著小曲,去擠地鐵。我問她,什么事兒能讓你每天這么高興。
她跟我說了兩個字,快把人氣暈了:上班。
要說起她上的這個班,是我們之中最不好的。一個不入流媒體的小記者,每天風吹日曬,常常得自己扛著各種設備滿街跑。可她就是樂此不疲,比起我們這些舒舒服服在辦公室里的白領高興百倍。
大學時,她就特別喜歡寫作,天天嚷嚷著以后要執筆走天涯。大家也都是這樣想的,畢竟,誰年輕時候不想當個詩人。
可若干年后,我們在賺錢路上勇往直前,她卻一直還當著小記者。再后來,我們開始升職加薪,開始抱怨上司有多討厭,公司有多不人性,房價有多貴,為什么誰都在催婚……而她,開了屬于自己的公眾號,寫書,寫電影劇本。
當我們開始買房買車,結婚生子,過上了普通而優秀的生活,成為人人口中的油膩中年,一邊抱怨生活強奸了我們,一邊又給生活生著孩子。
可她,每天喝著下午茶寫寫文章,和各種知名的大導演談笑風生,活得逍遙自得,依舊少年意氣風發。
是的,一個人內心的熱愛,不會因為錢或者名聲而被澆滅,反而,成就越高,越覺得辛苦。
一個人,如果不去正視自己的渴望,擁抱自己的夢想,就會成為一架在地上任由自己老化的飛機,龐大、絢麗,卻早就散了架。
04
總有人問我,為什么現在不缺吃穿,不缺錢,甚至沒事還能環游個世界,可依舊覺得生活沒有“質感”?
因為,你不能只追求一個優秀,只追求一個“差不多”,只追求“有點”:我有點想換工作,我有點想變美,我有點想成為畫家……
短片里這句話我特別認同:特別簡單的數學,如果你只是“有點想要”,那你只能得到一個差不多的生活。
差不多,完全和質感掛不上鉤。
每個人,內心都是擁有渴望的,這種最內心深處的東西,會讓你受盡煎熬,失敗無數次。
我們每個人都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做自己,而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也許是唱歌特別好,也許對色彩特敏感,也許耐力超級強,也許觀察力驚人。
既然我們“人各有質”,為什么我們要去過同一種人生呢?
只有你開始發揮自己身上的特質,全力以赴地去滿足最原始的渴望,人生才是有質感和價值的。
到底是什么在內心深處召喚你,你感覺得到嗎?
你有沒有努力不讓這種召喚偷偷溜走。這才是決定你是什么人的關鍵,也是讓你看起來與眾不同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標配的成功,不同的人,不同的興趣愛好構成了不同的人生質感。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