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是人生的折返點,由此人生可分為兩段:50歲以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基本上是為別人活著;50歲以后經濟基礎已經墊定,職業也已經完成,到了實現自我、創造自我最有價值的階段。
50歲之前的人生是為別人活著。如果你年近五十,人生才剛剛開始。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五十只走到一半,另一半行程才是真正的人生。為什么呢?
人到20歲。身體長成,心智還很不成熟。社會閱歷幾乎空白,既不能確立自已的職業,也不知道于何處安身立命。20歲是個迷茫的年齡,歲月飄渺,心中充滿憧憬,理想與現實有相當的距離。你的意志,必定會在30歲之前的人生道路上遭受不斷的的打擊。你的情感甚至無所歸依。20來歲的人生是青澀的人生。
人到30歲,若能像孔子所說的的三十而立,則職業有了,但自由的人生卻不屬于你,你只屬于工作。許多人工作并不稱心,將就著,還有很多人想跳槽,心神不定,渴望更高的位置,謀求更高的價值。在不斷的追求中,天天接受著刺激。不斷的爬坡,越坑,心思很難平靜下來。在情感上,有些人在30歲還在尋找伴侶。事業不成,生活無伴。介于一個理想和不理想之間,多煩惱相伴,上下不是,左右為難。30歲的人生是煩惱的人生。
到了40歲。即孔子所說的不惑之年,你的工作穩定下來了,也許還擔當重要的職位,可是工作壓力更大,竟爭無處不在,你可能陷入單位的人事紛爭之中。更讓你操心的是家庭和孩子——這是你努力工作的主要理由。40歲的人生在車子、房子、妻子、孩子、位子這“五子”的重壓下,舉步艱難。自由自在和自為的人生遙不可及,你每天都為別人活著。40歲的人生是超負荷運轉的人生。
好了,到了50多歲,可以松一口氣了,真正的人生開始了。五十歲,積累了豐富的閱歷,心智也已成熟,孰知了過去,想通了未來。也發現了人生的真諦。你可以為自已的后半生認真規劃,開始為自已活著,去獲得更多的人生自由了。
如果人生是一條拋物線,50歲的你體能下降了,但綜合能力卻處在人生拋物線的的頂點,你的人生歷練和社會關系是極為寶貴的資源,只要認真規劃,善于配置,注意保健,你在人生頂峰停留的時間就可以能更長。50歲的人生是巔峰狀態的人生。
到了60歲退休年齡,忽然失去了工作。五十歲時具備了好的心態,一切都會坦然。否則身份的瞬間巨變,常感無所適從。曾經身居高位的人更加難過,秘書沒有了,專車沒有了,奉承你、依賴你的人也人間蒸發了。臺上走到臺下,路一時不知怎么走,腳不知怎么抬起落下。可地球卻依然轉動。太陽照樣升起。這時要調整好心態,退休之前是為別人活著,退休之后才是為自己活著。
自在自為的人生從此開始,為自己活著的人生從此起步。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