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睡前,和二胖聊了會天。她講起了晚上和閨蜜吃飯,后來發現飯店竟是之前同學開的。同學死活不要錢,于是她們后來又給人家孩子買了些小禮物。
我調侃她:“沒看出來啊,越來越會辦事了!”
她說:“快別提了,再也不想欠人情債,之前我爸朋友幫了家里點忙,后來我給人孩子免費補了半個月課,要多煩有多煩。”
看《生活大爆炸》時,有組對話我記得很清楚。
“你剛來這里時沒什么錢,怎么辦呢?”
“有時你會在鄰居那里蹭到免費的食物和網絡,不過代價是,你可能要嫁給他們其中的一個。”
小時候以為免費的東西最好,不花錢,不費力,得到的全是白賺的,可后來越長大,越清晰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里免費了,那一邊可能就會加倍還。
終于發現,原來錢不是最寶貴的,暫時省了錢,之后必然要付出代價去交換,這其中可能有你的時間,自由,個人信息以及其他。
想起了那句經典臺詞:“出來混,遲早都要還。”
02
之前我寫文批判過“將就”,因為將就,你可能會一時得到,可當你接著看到自己本來喜歡的、價格更高但再努把力就可以得到的東西時,就會突然發現自己的決定有多么愚蠢。
你還是忘不了,但你可能已經無力得到。
記得以前宿舍,大家的消費觀明顯兩極分化,有喜歡品牌的,也有每天逛地攤的。
舍友逛夜市,看到有買一贈一的衣服甩賣活動,花了三十買到兩件半袖,回來后特興奮地告訴我:看到沒,這件是免費送的,我不說你能看出來嗎?
從衣服的做工和材質上,我肯定能看出來,果不其然,沒過幾天半袖就開線了,掉顏色厲害,穿了一次接著就扔掉了。
免費的東西,自然有它不收錢的道理,我們當時可能沒有錢買太多品牌,但是一件好質量的衣服,穿著舒服,而且可以穿很久。
免費得來的,最后還是棄之如敝履。你不僅浪費了錢,浪費了大把時間,同時消耗的,還有自己的對生活的熱情和有待提升的品味。
前些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我還記得當初學網絡購物是為了省錢,可是,我的錢呢?”后面配了一個特別無奈的表情。
其實,這就和做生意一樣,只有先下本錢,才能賺錢,當我們一開始就追求省錢時,本身就已經虧本了。
03
對于這些道理,我有著最深切的感受。
本科時,我花了幾百元買了一輛二手電動車,回來后問題連連,今天發現有零件松了,明天發現電池根本充不滿。
熱情遭到了極大消耗,本來是為了方便,后來卻買回了麻煩,最后簡單處理了,又買了輛全新的電動車。前后下來,金錢時間心力花費很多。
對攝影感興趣后,自己攢錢買了一臺數碼相機,沒事就拿著瞎拍。那時候根本不懂構圖色彩之類,以為攝影只需要相機就可以,前后玩了一年,沒半點長進。
學妹是玩攝影的,通過她,我才知道原來攝影有那么多學問和技術。之后我花了一百多在網上報了一個簡單課程,在學校圖書館看了很多攝影書,自己不斷練習,才算正式入門。
高中時,忙里偷閑也寫點東西,身邊人評價不錯,但到底好還是不好,自己也沒有評判標準。大學時百團大戰,我花了十塊錢報了一個文學社,幸運的是當時的社長寫作水平很高,獲了很多獎。
他手把手教我,一篇文章挨著一篇給我修改,告訴我文字中如何傳達情感,最后如何升華,怎么樣留白給人思考的空間……
他是我寫作的領路人,想起來,如果自己埋頭瞎寫的話,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可能會走很多彎路。
花錢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有機會認識比我們優秀的人,還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04
到今天,我特別愿意去花錢購買知識,當然我不會一下子買很多,挑最喜歡的,有用的,學到之后,不僅自身獲得了提升,而且很快就可以變成自己的能力。
想起考研的時候,準備之前在網上找了很多免費的資料,看了幾個月后茫然沒有頭緒,同時糟糕的是,沒有領路人,沒法辨認資料的重要程度。最后索性全部丟棄,買了一套學姐已經整理好的資料,系統且詳細。
那件事情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當我們處于學習階段,對于某個新的領域,完全是門外漢時,我們沒辦法鑒別免費資料的真假和重要性,看不到方向,兜兜轉轉半天,可能還在門外。
當然,有時候花錢也不一定是為了必須學到東西,我也看重可以通過一些機會能夠認識哪些人,如果之后可以和一些優秀的人搭上話,那得到的,將會更多。
想起來,免費的東西,很多人也不會珍惜。
記得去年考完研后,我免費送自己辛辛苦苦整理的電子版資料,當時要的學弟學妹很多,但之后很多人都沒怎么看,還有人跑來問我,到底是真是假。
還有一個朋友,他是文章里描述的典型的右先生,可最后還是被甩了,他調侃自己:“付出的真心都是免費的,所以對方不會珍惜。”
05
其實講了這么多,并不是為了讓大家亂花錢,而是告訴大家兩個道理。
第一,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要用人情,因為之后別人拜托時,即使你不喜歡,你也不好意思拒絕。
第二,對于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知識,可以花錢來購買,我們可以節省時間,結識老師,認識朋友,努力點,還有很多未知的機會。
細細想來,原來當初免費的,后來全變成了最貴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