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年輕小白時,采訪過一位老教授。當時他論文剛獲獎,神清氣爽。我就問他“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他想了想,說“挺好的,身邊沒有討厭的人。”
這答案把我整蒙了。其實我預想的回答是:挺好的,干著喜歡的事業,又小有成績,衣食無憂,妻賢子孝……
這不才是一個人對生活滿意的根本嗎?我覺得老教授沒有認真對待我的問題。他在敷衍我。這個誤會保持了N年。
直到我年紀漸長,了解了點生活,才終于體悟到老教授的高明。“身邊沒有討厭的人”,這件事的重要性真是遠超我們想象,而沒點閱歷的人,還真get不到。
聽過一個故事。
某事業單位,有A、B兩個領導,倆人從開始共事起,就各種合不來,二十年來一路明爭暗斗,你告我的狀,我拆你的臺,你給我挖坑,我給你設局,你在會上有意無意擠兌我,我在酒桌上含沙射影貶損你,誰都憋著勁不想讓對方好過。
A要做什么事,最先想到的就是B會不會作亂。B要有什么動作,第一個要琢磨的肯定是怎么化解A的刁難。人生最金貴的二十年,倆人就在這撕扯角力中度過了。揪著心、耗著神,惱恨叢生,不得安生。
現在A快退休了,有次酒后跟司機感慨:自從跟B共事,這二十年,就沒一天順心過。——只因身邊有個討厭的人,本來風光無限的人生,風生水起的事業,就這樣被空耗了。
說多了都是淚吧。
大學時,我隔壁宿舍有個女生,驕橫任性,有點不順心就發脾氣擺臭臉,她可以在宿舍肆意呼號,而別人打個電話都被她當成冒犯。她下鋪的女生S起初跟她吵過幾次,但段位太低,根本吵不過,后來就只能忍著躲著,整天在外面晃,萬不得已回宿舍,進門時都是一副英勇就義的表情。
S有次跟我說:一看到那個身影,心里就一緊,就一句話都不想說,什么好心情都沒了。哪天要是那人不在,她像過年一樣開心。她數次找輔導員調宿舍,都不成。后來又想換專業,更不成。于是她就只能盼著畢業,盼著一輩子也別再見到那張臉。到畢業離校那天,我幫她搬行李下樓,她跟我說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出獄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