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會時我們經常聽到主持者這樣發問:“不知各位對此有何高見、”雖然從表面上看,這種問話很好聽,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因為,誰敢肯定自己的見解就高人一等呢、就算是高見,也不好意思先開口。如果換成“各位有什么想法呢、”這種問法一定會被很多人接受,效果一定會大相徑庭。
提問要講究一定的方法,提問過于唐突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這是不可忽視的。假如在大庭廣眾之下問對方:“你有什么理由可說、”“你晚來了半小時,上哪兒混去了、”如此唐突的問法,令人難以下臺,人家一定會不高興的。
怎樣才能問得巧,首先要選擇恰當的提問形式。提問形式有多種:
1、限制型提問
這是一種目的性很強的提問技巧,它能幫助提問者獲得較為理想的回答,減少被提問者說出拒絕的或提問者不愿接受的回答。
據說,香港一般茶室因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時要放個雞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時都會問一句:“要不要放雞蛋、”心理學家建議,侍者不要問“要不要放雞蛋”,而要問“放一個還是兩個雞蛋”,這樣提問就縮小了對方的選擇范圍。這種問話,顯然可以多做雞蛋的生意。
2、選擇型提問
這種提問方式多用于朋友之間,同時也表明提問者并不在乎對方的抉擇。例如,你的朋友來你家做客,你留他吃飯,但不知他的口味。于是問他:“今天咱們吃什么、牛排還是火腿、”
3、婉轉型提問
這種提問的意圖是為了避免對方拒絕而出現尷尬局面。例如,一位先生愛上了一個女孩子,但他并不知道女孩子是否愛他,此話又不能直說,于是他試探地問:“我可以陪你走走嗎、”如女方不愿交往,她的拒絕就不會使對方很難堪。
4、協商型提問
如果你想要別人按照你的意圖去做事,應該用商量的口吻向對方提出。如你要秘書起草一份文件,把意圖講清之后,應該問一問:“你看這樣是否妥當、”
提問要講究方式,才能提高提問水平。話題的選擇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要使對方樂于答話,應該挑他擅長的來說,這樣他才會對你的提問感興趣。
例如,一個人乒乓球打得好,就可先問:“聽說你打乒乓球很拿手,是嗎、”提問正像打乒乓球的發球,你以對方的特長發問,就像特意發了個使對方容易接的球,對方當然樂于接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