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優秀的人,不僅能讓自己這一階段的職業有個漂亮的開始,更能做到離開時有個體面的落幕。
01
我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小公司實習,公司有一項業務是外包出去的,業務中有一個小環節由我來負責,于是常常需要和外包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小高對接。
除了工作,我和小高沒有過多的交流和接觸,因此對于他的為人,我并不了解。
后來,小高離職了,外包公司換了一個人和我對接。
起初,工作照舊,進行得還算順利。
直到有一天,這項業務中有一個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向外包公司確認,而恰好相關資料都是由小高經手,只有她最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
我很自然地拿起手機聯系小高。
萬萬沒想到的是,小高微信不回,電話不接,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后來新的對接人告訴我,小高不光是聯系不上,還留下一堆爛攤子給他處理:文件混亂不堪,好多疑點沒交代清楚,甚至把很多重要信息給弄錯了,許多工作都要推倒重來。
為了趕節點完成工作,這位新的對接人忙得焦頭爛額,每天都處于抓狂的狀態,加了幾個周末的班才把所有工作梳理清楚。
生活中,像小高這樣離職后恨不得馬上撇清和老東家之間關系的人不計其數,這就是典型的缺乏“職場契約精神”。
關于“職場契約精神”,我在《早知道這3條真相的人,混得都不會太差》這篇文章中有提到。
契約就是交易,企業給付一定的薪水,員工給付等價的商品或服務。
而職場上的契約精神就是說,你和企業發生了雇傭關系,除了為企業提供經驗、技能,還必須遵守相應的職業道德,雖然離職了,但做事的責任感和做人的道德準則不能丟。
曾經遇到過一位前輩,就是一個嚴格遵守職場契約精神的人。
那時候,前輩因為種種原因打算離職,新的工作早就有了眉目,但他卻足足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妥善交接完手頭的工作,心滿意足地到新公司入職。
印象最深的是,前輩交接時除了對自己先前負責的任務認真地掃尾,還細心地將手頭的崗位職責進行了整理,標注了每個環節的注意事項,并寫出一份翔實的崗位說明書。
由于前輩周到的善后處理,接替他崗位的同事輕松上手,工作也開展得有條不紊,同事不由對他充滿了感激與敬佩。
其實,離職后是否還能恪守職場契約,從廣義上來說,折射出的正是一個人的人品。
離職,意味著將來幾乎不會和原公司的同事有交集,也不會有任何人情往來和利益關系。
這時,一個人如何表現,就完全仰仗于根植內心的人品了。
人品好的人,會替他人著想,盡量做好交接的工作,不給東家和同事添麻煩;人品差的則拍拍屁股瀟灑走人,留下一堆爛攤子。
不存在任何利益關系,還會從道義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考慮,才是真正的君子。
應了那句古話:君子許以義,小人許以利,君子以德相交,小人以利相交。
02
人品不同的人,離職后對前公司的評價方式也各不相同。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員工離職后到招聘網站上評論原公司是一種什么心態?
發帖人表示,自己在招聘網上發現有用戶匿名評價原公司,并且評價的內容大多都是負面的。
看到下面有人跟帖的回復說:離職了還有閑心到外部網站抨擊原公司,基本可以歸結為人品問題。
深以為然。
人品不佳的人在評論前公司時,大都裹挾著私人恩怨,故意放大公司的缺點,肆意抹黑;人品好的人則心平氣和,給出客觀中肯的評價。
民國影后胡蝶出道時,簽約于天一影片公司,那時的她初出茅廬,沒有什么名氣。
天一公司的影片雖然一直高產,質量卻無法保證。對于這一點,許多演員對天一深惡痛絕,也因此離開了天一。
胡蝶在天一拍戲時,一年擔任七八部影片的主角,但受限于影片質量,一直沒有走紅。
后來,胡蝶跳槽到明星公司,憑借一部《火燒紅蓮寺》風靡上海灘,從此坐上了影后的寶座,立于時代潮頭的不敗之地。
即便如此,胡蝶仍然沒有因為有了更好的依傍而對天一公司做出任何負面的評價,在天一風評不佳的情況下,她甚至站出來給舊東家出頭:
“天一的多產,以及對電影市場的競爭,使公司須得擴展,須得羅致更多的人才,給電影從業人員以更多的磨煉演技及各方面技能的機會,這一點功勞,不應該被抹殺。”
得益于如此胸襟和氣度,胡蝶的影壇之路走得順風順水,穩穩當當。
精讀君在的詞條《成長詞典》“164:價值觀”中說過:每個人的生活,有各自的生活意義,不是對不對,而是值不值。
古人云:厚德載物,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有好的德行,就沒有承載不了的事。
相反,人無大德便無法成就大事。失敗并非偶然為之,成功也有其必然性,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愛戴。
胡蝶的演技和才華不可小覷,但若沒有良好品德的駕御,一切才華都失去了意義和價值。
聰明、才學一旦被缺乏道德的人所擁有,不僅產生不出智慧,還會轉化成罪惡。
冰毒制造犯劉招華就是一個例子,劉招華的化學天才連大學教授都認可,但由于他缺乏道德,人品欠佳,研制的冰毒如同猛獸吞噬著人的生命。
羅斯福曾說:'有學問而無品德,如一惡漢;有道德而無學問,如一鄙夫'。
人品,才是最高的學位,永遠走在才華前面。
03
曾經在某社區帖子里看到過一個故事:
軟件公司的銷售總監小J,由于談判方式的問題,導致公司連連丟失兩個大訂單,蒙受了損失。第二天,他收到了公司的辭退信。
辭退信上,公司給了一個月時間讓小J做工作交接,并承諾多發一個月的薪水。
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小J不但沒有做好交接的工作,反而立刻收拾東西走出公司。
迎面走來的公司保潔員擋了他的路,他便破口大罵。
到了車庫,由于管理員的怠慢,他便極不耐煩地按起喇叭催促。
那天正好下著雨,路邊有些積水,他依然不管不顧地加速,濺了路人一身泥。
旁觀的同事驚得目瞪口呆。
他可是公司里的好好先生,平時走在路上都會主動撿起煙頭扔向垃圾箱,同事屢次和他開一些出格的玩笑,也從未見他跟誰紅過眼翻過臉,堪稱脾氣好、修養好的典范。這一天卻像變了一個人。
生活順遂一切如意的時候,我們都樂于裝扮出一副善良寬容的模樣。
但是,最考驗人性的,不是一帆風順的時刻,而是看一個人失意時,如何安放他的善良。
記得《紅樓夢》里有個片段,黛玉和寶玉拌了嘴,生著氣,卻不忘叮囑紫鵑,等大燕子回來,把簾子放下來,拿石獅子倚住。
那個平時有點尖酸,講話不留情面,心眼又小的姑娘,在自己被氣到“哭了半晌”的時刻,仍然記得要等燕子歸來再放下門簾。
因為深鐫于骨子里的教養和人品,還是占了上風。
生活經常給我們不經意的打擊,正是在最不濟的時候,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人品。
人品是生命的通行證,是心靈最后的依賴。
一場離職,會暴露一個人的人品和本性、做事的態度和胸襟氣度,以及職業道德素養。
真正優秀的人,不僅能夠讓自己這一階段的職業有個漂亮的開始,更能做到離開時有個體面的落幕。
職場如道場。見過的人,走過的路,做過的事,都在決定著你的未來。
人品,決定了你在職場上能走多遠。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