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七月,好友研究生畢業。
想當年我倆由于工作契機結識,發展成好朋友,那時她做外貿跟單,每年去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參展,給我帶來各國美食,我曾一度羨慕她工作中全世界跑的部分。
三年前的某天,她說想辭職考研,覺得行業前景不好,公司平臺有限,感情趨近雞肋,人生迷茫之際,想用考研突圍。
她不顧親友投的反對票,過上了白天上班,下班備考的生活,每晚聽著英語入睡,醒來耳機纏成麻花,從社交場合中消失,讓自己變成自學戰車。
她如愿考上想去的學校,并獲得二等獎學金。
為她慶祝考研成功的那天,在我的舉杯祝福聲中,她說辭職考研值不值這個問題畢業后才有答案。
自此以后,我心里一直有個念想:那個工作3年又去讀研的姑娘,過得怎么樣?
今年七月再次見她,身材緊致了些,眉眼有力得多,她給我看她的畢業照片,跟我聊她的碩士答辯,講起與室友姐妹相稱的快樂日子,每節課爭坐教室前排位置,學校操場是天底下最棒的健身場所。
她篤定地說,辭職考研很值。
以前上班賺多少花多少,讀研期間獎學金覆蓋掉她的生活費和學費,畢業以后,新找的公司和職位比以前好得多,覺得什么也沒耽誤。
最關鍵的是這兩年,自己過得非常純粹美好。
2
我的一位女讀者,曾給我講過她的故事。
她大學畢業后在航空公司工作,一來受夠了國企的復雜人際,二來不想過一眼看得到頭的生活,于是想出國留學。
她學物流專業,覺得荷蘭最理想,英文普及率高,學費還能承受。
父母希望她工作穩定,她不顧父母的反對,找中介,考雅思和GMAT,準備CV和動機信,于2015年5月,收到錄取通知書。
她說,到荷蘭是她到現在做的最正確的選擇,雖然不適應食物、狂風和不靠譜的NS火車,但超愛荷蘭的開放、自由和平等。
她給我展示了一個周末切片,周五下班從阿姆斯特丹飛到了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周末去了美術學院的博物館瞻仰“大衛”真品。
她聽說米開朗琪羅從一塊石頭里面看到了大衛,然后他就把多余的去除,大衛就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了。
她感慨人生也一樣,不管是精神還是肉體,都有太多累贅,怎樣把外界的紛擾,自己的雜念去除,變成更獨立、自信的人,也需要一個不斷雕塑的過程。
她冒著家人強烈的不理解和不支持,辭職,考研,出國,去見世面,去見自己,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3
我上周末去了王瀟在大連的簽售會。
一個女讀者在提問環節中問:本科畢業五年了,覺得生活迷茫,讀研這條路適不適合?
這個問題之所以問瀟灑姐,因為她本科畢業后做過主播,當過白領,工作了幾年又讀研究生。
再次回顧讀研經歷,她覺得在社會上工作過一段時間,會更知道讀研期間學什么、做什么更有的放矢,她讀研二時,積累客戶資源,付費找人幫忙,已經有了創業者的雛形。
其次她以前就喜歡藝術人士,讀研的專業是藝術設計新媒體專業,很多室友都是她曾經特想接觸的人,有藝術特長,有設計天分,與之為伍,近距離地相處和取經是人生快事。
在瀟灑姐看來,持續學習很重要,網上很多名校學習資源,未必需要專門辭職考研,得結合自己的經濟、情況和目標來看,考研這條路適不適合,只有試過才知道。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