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認識的一位好友最近很崩潰。
問題出在她的女兒身上。孩子今年讀高三,在此之前都非常優秀,一直都是班里的佼佼者。
眼看快高考了,學習日趨緊張,可就在前段時間,孩子突然出了問題——嚴重焦慮。
不敢與人對視,神情呆滯,無論誰跟她說話,都默不作聲,學習一落千丈!堅持了一段時日,最后好友不得不辦理了休學。
這打擊幾乎是致命的,孩子休學后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四處求醫,終于在心理醫生的治療下,孩子怯怯地道出了心聲:
“如果不說話能讓我解脫,我寧愿一輩子沉默。”原來,這孩子精神的崩盤就是對學習壓力的逃避。
女友不愿面對現實,欲哭無淚地對我說:“你是知道的,從小到大為了培養她我付出了一切。如今,全完了!你說老天對我怎么這么不公平啊?!”
看著好友絕望的表情,我非常同情她。可是,我心里也清楚,她所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并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她自己。
自從好友老公生意失敗后,一家人的情緒就很低落,特別是好友一度一蹶不振,于是把所有的希望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從小學起,她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幾乎到了嚴苛的地步,孩子即使考個全班第二,也會被責罵,無論孩子做得有多優秀她都不滿足。在我的印象中,幾乎沒見這孩子笑過。
說白了,一切惡果都是她親手種下。
生活的變故讓她內心充滿焦慮與恐懼,于是不自覺地全部投射在孩子身上,企圖通過對孩子的掌控來獲取對生活的安全感。結果,反而害了孩子。
要知道,一個內心充滿焦慮與恐懼,對這個世界沒有安全感的家長,是很難培養得出身心健康的孩子的。
02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那么,遭遇挫折的母親如何才能培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呢?
首先要懂得自我覺察,自我修煉,自我療愈。
一個明智的母親,只有先把自己內心修煉得強大了,正能量才會如涓涓細流般自然流出,讓孩子得到滋養。
以前因為工作的關系,我曾接觸過這樣一位母親。她是一位保險銷售精英。每次看見她都是樂呵呵的,招牌式的微笑不僅贏得了客戶的喜歡,連同事們都十分愿意與她親近。
有一次,公司開聯歡會,我們見到了她的兒子。在母親的鼓勵下,這孩子大大方方上臺表演節目,臉上的笑像陽光般燦爛,滿滿的正能量。
我十分佩服她,問她怎么能把生活工作都打理得那么好?她卻坦言,自己也經歷過人生的過山車。
做保險之前,她與老公曾經營著一家效益非常不錯的公司,可有一年由于他們夫妻決策的失誤,公司遭受了滅頂之災,幾乎天天都有人上門討債。
那時候,心情的壓抑與前途迷茫讓她很焦躁,經常回到家就會發無名火,有時兒子一個小小的錯誤都會讓她大發雷霆,事后也會后悔,覺得不該讓孩子來承擔她的不良情緒。
可三番五次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為此她相當的痛苦,幾乎處于崩潰的邊緣。
直到有一天她無意間看到了兒子日記。兒子這樣寫道:我的家已經沒有歡笑了,爸爸只知道喝悶酒,媽媽只會發脾氣,有時候還摔東西說要和爸爸離婚,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只能躲在被子里哭。
我不想上學,想逃離這里,可我又不知道能去哪……
字里行間流淌的孤獨、無奈、傷感讓她瞬間淚奔。她說,當時真的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形容她的心疼。
她沒想到自己的不良情緒會給兒子帶來如此大的傷害。這段話就像一記悶棍般突然間打醒了她。
于是她痛定思痛,下決心調整好自己,每次進家門都深呼吸提醒自己必須把壞情緒關在門外;業余時間她還去學了書畫與插花,讓藝術的熏陶讓心平靜下來。
慢慢的,兒子終于臉上有了笑容,有了自信,連學習成績也上去了。家也從此有了歡聲笑語。她感慨,是愛與溫柔拯救了孩子,也拯救了家庭。
可見,家長消極的情緒真的很可怕,孩子會在你負能量的陰霾里度日如年,在壓抑的氛圍里痛苦和恐懼。
孩子只有擁有了足夠的愛與良好的情緒環境才會有自信心和安全感,身心才能健康成長。
03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時,一位流浪歌手談到媽媽對自己的支持和自己對媽媽的感情,周杰倫說:“為何不帶著媽媽到處走?我去很多地方演出都會帶著媽媽。”
評價另一位歌手時,周杰倫又說:“我的音樂形式也是這樣,不過內容卻是‘聽媽媽的話’那種的……”
做為一個導師在節目中多次談到母親,可見周杰倫對母親的感情非同一般。
事實上,做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周杰倫能有今天的成就,她的母親的確在他成長、成功道路上起到了無與倫比的作用。
其實,自從初中父母離婚后,周杰倫就是一個問題少年,甚至被老師們診斷為“智障”的孩子。
可他的母親從未發脾氣指責過他,也從未放棄過他,一直堅持著對他的信任與支持: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
她不僅看到了周杰倫的音樂潛能,還用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影響著兒子。據說周杰倫在音樂公司上班時,有段時間為了寫歌,他吃、住都在辦公室。
母親每天晚上都會到公司看望他,盡量說一些激勵和開心的話,然后將他換下的臟衣服拿回去洗干凈。在母親的鼓勵下,周杰倫一直沒有放棄音樂的夢想。他說,如果放棄,就太對不起媽媽了。
事實證明,能量是會傳遞的,母親正能量的傳遞會讓孩子渾身發光,擁有向命運搏擊的力量;也正是因為母親自身是溫暖的,才能用愛點燃孩子的內核,讓他的人生走向輝煌。
04
心理學家說,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人生情感教育的啟蒙來源。
而母親從孕育生命開始一直到孩子長大成人,無論是陪伴還是對孩子的教育,在家庭中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媽媽的精神面貌顯得尤其重要。
母親的情緒會產生一個磁場,負能量的磁場會讓孩子對世界充滿恐懼,而這恐懼往往會導致孩子敏感脆弱、沒有自信,最糟糕的甚至會像前面提到的女友的孩子那樣精神抑郁。
美國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他讓一個母親先和孩子互動,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
然后讓母親再換成一個沒有表情的臉,無論孩子怎樣做,母親都一直面無表情。
最后你猜怎么著?孩子徹底崩潰了。實驗到最后,母親恢復了好的情緒,孩子才從絕望哭泣的狀態好轉過來。
可見,母親的精神面貌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若把母親的精神世界比做一個花園,那孩子就是園中的一粒種子。
當你碧草青青,春色滿園時,你的孩子身處其中才能沐浴陽光,滿目春風,滿心歡喜,才能在愛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若你也是位媽媽,請一定要記住:
你對孩子最傾情的奉獻是讓自己暖心向陽,以最美的姿態迎接生活,用最好的精神面貌面對命運,那你的孩子就一定能收獲一個幸福豁達的人生。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