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到寺里禮佛上香以后,由一位年輕知客師引導到客堂休息。
坐定之后,知客師對肅立一旁的無德禪師說:“老師,請您上茶。”
無德禪師趕快去倒茶來。
一會兒,知客師又說:“請老師去把佛前桌子上的灰塵拂拭一下。”
無德禪師依言做了。
知客師又叫道:“今天還沒有替瓶花換水。”
無德禪師又趕快為瓶花換水。
之后,知客師又說:“老師,一會兒別忘了引導信徒到餐廳用飯。”
無德禪師仍然唯唯答應。
知客師離去后,信徒對無德老禪師說:
“剛才那位年輕知客師這般指使您做這做那,我實在是看不過去。請問那位知客師究竟和您是什么關系?”
老禪師非常得意地答:“是我的徒弟。”
信徒大惑不解:“既然是您的弟子,為什么對您那么沒禮貌?”
老禪師欣慰地說:“有這么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氣。我只要倒茶、擦拭灰塵、留信徒吃飯,寺內其他的雜事都由他計劃安排。這給我很大的幫助,否則我會忙得很辛苦。”
信徒聽罷,仍然滿臉疑惑:“真不知道你們究竟是老的大呢?還是小的大?”
無德禪師說道:“當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比較有用。佛教里有一句話: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寶。一般人都以為老的尊貴,其實,沙彌雖小,將來終會成為法王。”
“沙彌雖小,將來終會成為法王。”無德禪師可謂識人、識世。在有些人眼中,對于沙彌,待其成為法王后再尊重就可以了,何必現在。但無德禪師用他的行為昭告了世人,即使一個人現在很普通,甚至地位低微,也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凡人總是會無意間看人下菜,一個人現在落魄,便對他冷眼相向,待那人某日成了功名,又湊上前去。我們可以將這種行為說成是人情,但其實自己內心也知道,這多少還是有些世故的。
真正的尊者,就是能擺脫這種世故,做到對事不對人,不管那人如今地位如何,只要他幫了你,亦或是做了善事,你就應該對他另眼相看,給予嘉獎。不要等人成了功名再湊上前去,憑空落得一個世故的稱號。你對人平等,人也會對你平等。你尊重弱者,比你強的自然也會尊重你。如果心內有一把衡量別人的尺,那么,你總有一天也會被人量。放下這把尺,用平等心對待每一個人,你才能夠得到每一個人的愛。(文:星云大師)
熱門專題: